医学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三阴性乳腺癌肿瘤间质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rnjcrovesseldensitv,M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标记54例三阴性乳腺癌肿瘤间质中IL.17和CD34的表达,分析IL.17与微血管密度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L.17在54例三阴性乳腺癌肿瘤间质中的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9.02%。IL.17高表达组的患者微血管密度更高f335.66个/mm2ys244.76个/mm2,f刍0.017)。Spea珊an相关分析显示IL-17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枷.454,P<0.001)。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survival,RFS)生存分析显示,IL_17高表达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RFS较差。[结论]IL广17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通过促进肿瘤内炎症的发生及血管新生促进肿瘤的浸润生长,同时.II厂17也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潜在因素。主题词:白介素.17;微血管密度;三阴性乳腺癌
无摘要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在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的Huh7.5.1细胞中过表达人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odiumtaurocholatecotransportingpolypeptide,NTCP)编码基因,建立Huh7.5.1⁃hNTCP细胞模型,使其可以被HBV、HCV共同感染。方法:使用携带人NTCP编码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GV358重组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MOI)50感染Huh7.5.1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人NTCP基因的Huh7.5.1⁃hNTCP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blot验证NTCP蛋白的表达。使用HepAD38细胞来源的HBV感染Huh7.5.1⁃hNTCP细胞,通过ELISA及qPCR等方法检测HB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的表达以及HBVDNA的复制。HBV感染后24h予以HCV⁃JFH1感染,检测合并感染状态下H
无摘要
随着我国新一轮医药体制改革和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军队医院现行的药品采购模式愈益与国家药品采购政策的演进不相适应。通过对军地医院药品采购政策及国外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模式的研究,综述现阶段军队医院药品采购模式现状,探索军队医院药品采购新模式,为军队医院药品采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基础。
无摘要
通过ClinicalTrials.gov对中美医疗人工智能临床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注册数量、申办者、疾病分类和研究类型及分期等角度,对中美该领域的临床试验注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医疗人工智能临床试验有68项,美国有271项,虽然中美注册数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但中国与美国尚存在一定差距;中美临床试验申办者均以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为主,但美国企业表现也较为活跃;中国临床试验覆盖的疾病范围稍小于美国,且两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上的应用存在一定差异;中国观察性研究较多,美国则以实验性研究为主。分析中美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临床试验方面的差异,可为我国加速医疗人工智能临床转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病历(EMR)的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电子病历采用电子化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比较护理前后医嘱执行情况、疲乏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后对比,临时医嘱平均执行时间明显降低(P<0.05),护理后医嘱执行率、医嘱遗漏率及护理差错率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疲乏状况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身体活动、心理活动、管理行为、限制行为等生活质量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子病历的电子化护理干预为血液透析中心提供实时性的动态管理系统,可提高患者医嘱执行率,改善患者疲乏状况与生活质量,利于临床预后。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病理证实且未行辅助治疗而直接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病人的DWI影像资料,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将其分为高分化组(36例)、中分化组(28例)、低分化组(19例),分别测量各组病灶ADC值,对3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子宫内膜癌ADC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获得区分中、低分化癌灶与高分化癌灶的最佳ADC界值,并计算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子宫内膜癌的ADC值分别为(1.02±0.11)×10-3mm2/s、(0.91±0.07)×10-3mm2/s、(0.84±0.06)×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s=0.69,P<0.05)。ADC值鉴别子宫内膜癌中、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最佳界值为0.94×10-3mm2/s,其敏感度为83.0%,特异
进行初筛后,进一步进行全文筛选。对文献研究特征进行归纳,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研究类型、DILI的诊断和肝损伤的原因及排序。2结果2.1文献检索与CNKI可视化分析共检索到128篇文献,其中CNKI123篇,Pubmed5篇。通过CNKI的可视化功能对中文文献的发表时间、主题词和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图1显示,DILI的流行病学研究从2001年开始出现,此后每年陆续有文章发表,呈现增长趋势。2016年CNKI可检索到18篇文章,达到最大值。截至目前,2019年发表文章与2016年基本持平。可见此领域越来越多地得到学界关注。至死亡。根据国外流行病学数据,DILI的发生率介于1/10万~20/10万[3,4]。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大陆DILI的发病率为23.8/10万,高于西方国家[5]。亚太的研究显示,中草药是韩国和新加坡引起DILI最为主要的药物[6]。我国多中心、大样本
目的分析2006-2018年宁夏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探讨2014和2015年宁夏民生项目流行性腮腺炎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对2006-2018年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8年宁夏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4879例,年均发病率为54.1/10万。流行具有3~4年的周期性,季节分布呈现双峰特点,每年4-6月达到主高峰。发病高峰在4~9岁(24085例,53.7%),0~14岁组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字2=1083.434,P<0.05),逸15岁组人群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4.000,P=0.261),职业以学生为主。2014-2018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较2006-2013年年均发病率下降71.2%,强化免疫前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607.238,P<0.05)。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集中在小学,2014-2018年年平均暴发起数和年平均暴发发病人数较2006-2013年分布下降99.8%和98.9%。结论宁夏流行性腮腺炎具有季节性
无摘要
目的:常规放疗靶区勾画一般参考MRI和CT图像,对颅底局部小结构骨侵犯的敏感性较低。SPECT/CT三维融合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骨局部侵犯。本研究尝试利用SPECT/CT三维融合重建技术指导勾画鼻咽癌放疗靶区,提高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患者局部控制率。方法:对本院近1年来32例NPC患者,在全身骨显像的基础上对颅底进行断层+融合显像,然后在三维融合图像上以听眦线为基准线,对颅底进行三维融合再重建,形成连续的标准融合层面,通过远程传输系统传输到计划系统指导靶区勾画。结果:32例患者中,以MRI和CT图像指导勾画后,参考骨扫描颅底融合再重建图像,14例患者靶区勾画有变化,均较原计划范围有所扩大,其余18例范围与原计划相同。结论:三维融合再重建技术能较好地补充指导NPC患者放疗靶区勾画。
介绍综合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普通病区的护理管理经验。疫情期间依据医院对普通病区[的感染控制管理要求,通过对病区环境布局合理调整,弹性调配护士人力,培训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技能,以及病区实施封闭式管理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保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和安全。
目的:通过对携带人天冬氨酸-β-羟化酶(aspartate-β-hydroxylase,AAH)基因的树突状细胞杀伤肝癌细胞系的研究,探索可用于防治肝癌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方法:重组腺病毒(Ad-AAH-IRES2-EGFP)感染C57BL/6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制备携带AAH基因的DCs(AAH-DCs),与同体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作为效应细胞,以肝癌细胞株HepG2和Huh7分别作为靶细胞,效应细胞分别和靶细胞共培养24h,CCK-8法检测效应细胞对靶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效应细胞对靶细胞凋亡的影响。将AAH-DCs连续3次皮下注射免疫C57BL/6小鼠,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免疫后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效应。结果:AAH-DCs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组靶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实验组靶细胞的裂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荷载AAH基因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能够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从而杀伤表达AAH的肝癌细胞。
目的探讨无创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资料游离分析常高风险者检测结果提示,DNA。。。11例,其中,)21-2.21%13/587DNA12产前检测(月至年岁组(201835~39三体21-n=425三体、18-、13-三体例,三体18-6NIPT≥40月于解放军3)与年龄967岁组(医院优生优育中心就诊的)在高龄孕妇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疾病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的高龄孕妇临床高通量测序检测孕妇外周血中胎儿三体及性染色体高风险者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提示,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异检测阳性率为例,性染色体异常例受检者例;性染色体异常(。结果587三体NIPT;,XO三体例2三体45例,例进行。NIPTn=162例,三体采用NIPTNIPT13-587。4732))对检测结果提示低风险者通过电话随访进行验证(应用例。2),(2/3发生率为13-
大血管血管炎包括大动脉炎和巨细胞动脉炎,病因涉及遗传、感染、环境、免疫反应等因素,发病机制仍待明确。在遗传背景研究方面发现,大动脉炎与HLA-I类基因区(HLA-B*52)关系最为密切,参与炎症反应的相关基因(IL12B、IL6、RPS9/LILRB3)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巨细胞动脉炎中,HLA-H类(HLA-DRB1*04、HLA-DQA1)基因区发挥着主要作用,PTPN22等非HLA基因也与巨细胞动脉炎的发病相关。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3例患心脑血管疾病,且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资料,以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等临床因素作为自变量,比较不同临床因素下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63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68例(706%)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65岁)、有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HP感染及不联用PPI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较高(P均=0001);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老年(≥65岁)、吸烟、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HP感染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
目的对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2018年发表的论文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对论文数量、期刊名称、期刊级别、专业分布进行统计,以SPSS18.0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作者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对核心期刊发文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2-2018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累计公开发表论文956篇,年度人均≤发表论文0.25篇;论文主要分布于疾病控制领域,管理领域论文数量有大幅提升;论文发表在188种期刊上,论文质量有待提升;核心期刊数的占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2=6.911,P=0.009);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之间核心期刊发文占比有所不同,高级职称及高学历人才核心期刊发文的比例较高。结论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人才激励机制的探索,通过“院士工作站”、市州疾控中心、高校的联合攻关及合作,为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进步提供长期的动力。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类慢性炎症复发性疾病,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晰,其中免疫因素通常被认为是UC发病的最终环节。由于本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相关研究也逐渐深入,肠道菌群、免疫、遗传学等相关研究成为热点。大量证据表明UC患者的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Th17/Treg免疫轴及肠道微生物群在调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逐渐发现肠道菌群与Th17/Treg免疫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近年来国内外相关资料,对UC患者的Th17/Treg细胞、肠道微生物群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等问题做一简要论述归纳,以期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更多切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