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目的:观察调冲任、固肾元针灸法改善脾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选用调冲任、固肾元针灸法,对照组选用常规针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后,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BT双相型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孕酮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冲任、固肾元针灸法改善脾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疗效较好。
目的:探究参芎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硫酸镁+拉贝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管内皮功能指标(PGI2、TXA2、ET-1、NO)、氧化应激指标(LPO、GSH-PX、SOD、MDA)、血清炎性反应因子(IL-6、TNF-α、CRP)、血压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ET-1、TXA2、LPO、MDA水平明显降低,PGI2、NO、GSH-PX、SOD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CRP、收缩压、舒张压、S/D比值、阻力指数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在二甲双胍的干预下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模型中NALP3炎性小体及其上游分子嘌呤离子型受体P2X的第7亚型(P2X7受体)的表达情况ꎮ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二甲双胍干预组(C)及经典氟桂利嗪组(D)ꎮ采用Tassorelli法制作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ꎬ观察注射硝酸甘油后大鼠行为学表现ꎬ进行行为学评分判断造模是否成功ꎬ并观察大鼠在药物干预后的行为学变化ꎬ留取造模成功的三叉神经节组织ꎬ运用免疫组化检测P2X7受体、Westernblot检测NALP3炎性小体表达情况ꎮ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ꎬ经二甲双胍干预后大鼠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评分降低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测定结果显示P2X7受体及NALP3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减少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P2X7受体及NALP3的表达可能存在正相关ꎻ二甲双胍减少P2X7受体及NALP3的表达可能是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ꎮ
目的主要研究全程无缝隙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肿瘤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日常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从医院到家庭的无缝隙干预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从性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在4个月后,从遵医行为依从率来看,依次为2.68%,97.56%,87.80%,97.56%,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67.74%,60.97%,46.34%,3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舒适度均无差异(P>0.05),4个月后,观察组主观舒适度下的5组观察指标:生理(28.19±1.29)、心理(32.21±3.19)、社会(15.31±1.11)、环境(25.44±3.13)、整体舒适度水平(88.31±1.97)均高于对照组(生理(18.17±3.30)、心理(
也面临新的转变互联网“立贯穿健康全过程的健康档案理通过。。慢病管理模式的互联网化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网络安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为最常见的老年痴呆性疾病之一,约占所有痴呆患者的75%。其病理特征为具有很强神经毒性作用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在脑组织,并且许多神经元内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导致大量神经元坏死,大脑功能调控紊乱,从而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一种成体干细胞,能产生大量多囊泡体分泌至胞外形成胞外体。胞外体大小不等,直径为30~150nm,可跨越血脑屏障,携带大量小分子miRNA和蛋白质分子到达脑组织内发挥作用。MSCs来源的胞外体对AD具有调控作用。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发生率为,是导致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认为可能与胎盘功能障碍及广泛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近年来,抗血管生成因子--可溶性)成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之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作为治疗靶点在子痫前期的早期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样酪氨酸激酶受体sFltfms11~(-1sFlt2015CB943304-814907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4.012-PEpreeclampsia8%PE2%,1子痫前期(样酪氨酸激酶受体fmssFlt⁃1)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发,是导致母儿不良妊娠结局及死亡的主要生率为~原因之一。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认为可能与胎盘功能障碍及广泛的血管内皮损伤有关。抗血管生成因子--可溶性solubleFms⁃likePEvascularendothelial
目的利用静脉延迟吻合的方法对致伤原因切割伤指:静脉得到充盈扩张平均,个月13例患者共指末节断指进行再植例例指冲压伤,107管径恢复后再行吻合。结果,20绞轧伤,24例指644。12个月观察再植指外形,10~14评定再植指感觉恢复情况参照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准,;度并测量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体出现轻度萎缩本恢复型断指行关节融合深感觉存在,Ⅳ其余外形尚可。4例。结论
研究隐丹参酮改善小鼠化疗性肠黏膜炎(chemotherapy-inducedintestinalmucositis,CIM)的活性及作用机制。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及伊立替康制备CIM小鼠模型;灌胃混合抗生素(甲硝唑、万古霉素和青霉素)建立伪无菌小鼠模型。动物福利和实验过程均遵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观察动物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I)及肠黏膜损伤程度,确定隐丹参酮对CIM小鼠的改善作用。测定血清炎性因子、总甘油三酯(totaltriglycerides,TG)和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含量及脂肪酶活性,进行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分析、粪便菌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探索隐丹参酮改善小鼠CIM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隐丹参酮显著降低CIM小鼠DAI及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1(interleukin11,IL-11)、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无摘要
目的观察Ras相关区域家族1异构体A(RASSF1A)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凋亡、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MCF-7细胞,分别感染RASSF1A过表达慢病毒oe-RASSF1A和空白载体慢病毒vector,记为oe-RASSF1A组和vector组。两组细胞继续培养72h,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组细胞中的RASSF1AmRNA。两组细胞在培养24、48、72、96h时,采用MTS法观察两组细胞增殖能力(以OD值表示细胞增殖能力)。两组细胞继续培养72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算各细胞周期比例。两组细胞继续培养72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算细胞凋亡率。两组细胞继续培养72h,取1×107个细胞重悬于100μLPBS中,分别注射入10只4周龄雌性裸鼠右侧腋下,常规饲养4周后处死,解剖瘤体并称重,以瘤体重表示体内成瘤能力。两组细胞继续培养72h,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两组细胞中的RASSF1A、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结果oe-RA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菌(方法,观察((患者在根除胃蛋白酶原CAGPG)Ⅰ、PGⅡ、)的变化,患者中,根除分期和治疗结束OLGAG-17Ⅰ/ⅡHP。)患者中随访观察幽门螺杆采用前瞻性研究前后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促胃液素、-17分期进行比较分析。个月后来随访的患者共有与PGR例6)OLGIM)CAGG-17P<0.05分期中在成功根除Ⅲ患者的血清6期患者减少(GA月后,降;随访对象中萎缩患者减少;加,OL-个水平下期患者增)根除OLGIM可以部分逆转慢性胃炎中萎缩的发生,血清学指标可反水平上升,而血清分期中的期患者也增加(分期中的<0.05HP12OLGAG-17PGR均。。ⅠP0CAGHP例,而在根除治疗3612根除治疗前比较,治疗个月后来随访的患者共有个月后的血清。水平下降,51。CAG严重程度的改变HP映
边疆民族地区因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等形成各具特色的思维模式、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虽然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设计和运行原则为全国不同地方的治理实践提供了总体性的路径和指南,但地区间、民族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异不一定与国家视野下的治理体系和原则要求完全契合。全面理解当地人的传统文化、信仰、愿望、思想、话语表述、资源、社会地位、权力、生活机会的分配机制、行为习惯现代化过程等是讨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基础。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本土化、治理过程和治理网络三个方面分析说明,边疆民族地区善治不仅需要来自外部的、宏观的、结构的和功能的视角,而且需要通过民族志方法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互动场景及其变化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的认知。
目的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从含有PTYB21-His-p30质粒的菌株中提取抗肿瘤多肽30肽,即Peptide30,检测Peptide30对肿瘤细胞和实体瘤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培养PTYB21菌株,IPTG诱导表达,经超声离心等方法后,取其上清(含30肽融合蛋白),DTT裂解目的蛋白后,经镍柱层析分离Pep-tide30肽后G25凝胶过滤层析除盐,然后检测Peptide30肽浓度和纯度,经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动物实验检测Peptide30的抗肿瘤活性。结果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的Peptide30浓度为:451μg/mL,纯度为:95.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Peptide30肽能够显著降低U251胶质瘤细胞和HGC27胃癌细胞的存活率,动物实验结果显示:Peptide30的抑瘤率达到63.49%,高于41肽抑瘤率。结论加入His标签的PTYB21-30肽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pLysSS后,经诱导表达及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能够得到高纯度的抗肿瘤多肽Peptide30,该Peptide30具有较好的体外、体内抗肿瘤活性。
双酚A(BP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能破坏机体内分泌系统,引发代谢异常。由于BPA在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广泛性及其对健康的损害,一直被广泛关注。既往研究多集中在BPA诱发肥胖、生殖障碍、致癌等方面的机制研究。BPA是人体雌激素的类似物,而骨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故BPA对骨组织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国内外渐有相关研究,本文就BPA对骨分化及骨密度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目的:探讨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近视性弱视患儿分组,对照组予短小遮盖+近距离功能性视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屈光动态变化、BCVA、弱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近视性屈光度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1a后的近视性屈光度、年均屈光度变化值和弱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BCVA优于治疗前,治疗1a时优于治疗6mo(P<0.05)。结论:红光闪烁治疗仪联合红色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可有效降低年平均屈光度变化值,矫正最佳视力,降低弱视复发率。
无摘要
目的分析跨区设计带蒂腓动脉穿支皮瓣术后出现局部坏死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宁波市第一医院整形修复重建外科收治的1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病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2-46岁,缺损面积:5.0cm×11.0cm一8.0cm×14.0cm。缺损部位:足踝部外侧。创面均存在骨质、肌腱外露。所有患者均设计并切取跨区的带蒂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其中3例在术中显露穿支的过程中,为减少穿支扭转形成卡压进行了穿支周围软组织裸化的手术操作。结果术后3-5d,12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坏死均分布在跨越腓动脉供区以外,其中1例进行了穿支裸化操作,均于适度开放引流并定期换药后好转;3例蒂部以远术后逐渐肿胀、青紫,其中2例为穿支裸化病例,l周后出现远端皮缘坏死并黑痂样改变,早期切痂后深筋膜存活,无骨质外露,定期0.5%聚维酮碘湿敷换药后,内皮细胞爬行覆盖创面;2例出现术后肿胀,青紫范围较大,蒂部松解后改善欠佳,术后2周后大部分皮肤坏死并远端黑痂样改变,予二期游离皮片移植覆盖创面。随访3个月,所有病例均不需要再次皮瓣移植。结论设计带蒂腓动脉穿
目的检测全国不同主产区山楂中常见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状况,基于残种常批山楂样品进,;精密度、准确度及回、p滴滴、氯氰菊酯。结论基于理论最大残留限量评估,山楂样品中氰戊菊酯高于理论最大残留限量。建议相关部门GC-MS/MS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839.0%412.4%90.2%0.002-1mg·kg-1-19.5%)法,对收集的全国不同产地共4.9%95.1%207.3%类农药均有检出,乙硫磷净化的前处理方法,建立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46.3%、甲基对硫磷、溴氰菊酯、马拉硫磷、氰戊菊酯种农药在种农残,类共,、pp′-p′3320应制定山楂中农残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并加强山楂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的监管。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对骨科围术期预防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瑞安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研究组围术期给予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费用,并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治疗各项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异常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均主要以单一用药为主,研究组单一用药多于对照组,二联用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预防用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等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C-反应蛋白(CRP)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应用抗菌药物对骨科围术期预防感染效果显著,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同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