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证”是疾病阶段性的病理全貌;“症”是症状,是辨证的依据。基于“证”与“症”的特点,将其二者关系用哲学范畴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阐述,整体之“证”和部分之“症”既相互关联,又存在相对独立性。文中通过引用《伤寒论》中关于吴茱萸汤的四段论述,中医内科学常见外感病感冒的辨证分析,以及针灸治疗失眠的随证选穴和随症选穴来加以论述.
目的探究无线排龈法与有线排龈法对口腔上颌前磨牙的排龈效果比较。方法选择156例上颌前磨牙缺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2组均采用双重印模法取模,对照组实施有线排龈法,研究组实施无线排龈法,对比2组排龈前后龈沟宽度及排龈时间,2组排龈过程中牙龈出血发生率、疼痛度及印模质量满意情况,2组排龈1周、2周后的牙龈指数(GI)。结果排龈后,2组龈沟宽度无显著差异(尸>0.05),但研究组排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排龈过程中,研究组牙龈出血发生率、疼痛度评分及印模质量不满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作为研究对象,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以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TAK1表达的变化。用TAK1shRNA慢病毒感染肾小管上皮细胞,以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其对TGFβ1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AK1表达的影响以检测干扰效果。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磷酸化的p38MAPK(pp38MAPKThr180/Tyr182)的蛋白水平。用p38MAPK激活剂处理已敲减TAK1表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其对细胞分泌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影响及对细胞中αSMA、CTGF和pp38MAPKThr180/Tyr182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TGFβ1可以明显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中TAK1的表达水平。TA
无摘要
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理应持续优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加速推进农村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体的发展权利。但当前,由于农村发展不充分使得农村卫生体制的改革优化遭遇了诸多难题。具体包括“经济迟滞”难以提供充足发展资源、“留守难题”加码卫生体制改革压力以及农民发展农村的“信心下降”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等难题。为此,应该通过加强整体规划、多方筹措改革资源、构筑专属留守群体的卫生应急体系以及创新改革手段等工作来优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
目的研究抗炎合剂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过表达高迁移率蛋白-1(HMGB1)慢病毒转染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炎症反应中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核转录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对10只SD雄性大鼠分别予抗炎合剂9.9g/kg灌胃7d后,腹主动脉采血制备含药血清。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LPS+中药血清组,将过表达HMGB1慢病毒转染的RAW264.7细胞分为LPS+HMGB1组、LPS+HMGB1+中药血清组,将HMGB1RNAi慢病毒转染的RAW264.7细胞分为LPS+HMGB1RNAi组、LPS+HMGB1RNAi+中药血清组,以上7组分别进行相应的干预处理。观察干预前后RAW264.7细胞、过表达HMGB1慢病毒转染的RAW264.7细胞及HMGB1RNAi慢病毒转染的RAW264.7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以硬脑膜强化为影像学特点的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ꎬ以提高对以核磁共振硬脑膜强化为特征的相关疾病的认识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我院的以核磁共振表现为硬脑膜强化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辅助检查结果ꎬ分析不同硬脑膜强化疾病的特点ꎮ结果5例患者核磁共振表现极其相似ꎬ均表现为硬脑膜强化ꎬ但临床诊断各不相同:1例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ꎻ1例为IgG4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ꎻ1例为低颅压综合征ꎻ1例为脑静脉窦血栓ꎻ1例为脑膜瘤ꎮ结论核磁共振表现为硬脑膜强化的同像异病复杂多样ꎬ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ꎬ应结合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仔细鉴别以明确诊断ꎬ避免误诊ꎮ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伴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3级(CIN3)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复习l例宫颈腺癌合并CIN3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结果宫颈腺癌合并CIN3好发于中年女性;镜下病变具备浸润性腺癌和高级别CIN两部分组织学特征,两种肿瘤成分界限清楚、相互独立。免疫组化:腺癌组织CK7、CK8、CAl25、CEA(+);CIN3组织CK5/6、CKH、p63、p40(+)。结论宫颈腺癌合并CIN3是少见的宫颈恶性肿瘤,因病变存在多样性,临床易漏诊或误诊。诊断上应与宫颈腺鳞癌、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鉴别。手术切除病变既是明确诊断的手段又是治疗方案。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静脉镇静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连续入选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0.25~1.00mg/岁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且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随机接受丙泊酚就诊的)持续泵入。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技术和生理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术中升压或强心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院内临床结局,术后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与丙泊酚组患者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平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两组患者升压药6.4±4.3和强心药物的使用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24.6h142±26.9病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0.040.22.9%vs.(vs,P低术后谵妄的风险,并缩短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停留时间。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与原发性感染根管相关性研究及毒力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医院诊治的原发性感染根管患者124例,其中伴牙髓炎62例、伴根尖周炎6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根管冠中段、根管尖部牙髓卟啉单胞菌检出情况,分析原发性感染根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内毒素(LPS)、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及牙髓卟啉单胞菌感染与LPS、IL-6、TNF-α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感染根管患者牙髓卟啉单胞菌检出率65.32%(81/124),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3.33%(2/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1,P=0.030)。其中原发性感染根管中伴牙髓炎患者牙髓卟啉单胞菌检出率高于伴根尖周炎患者(χ2=4.150,P=0.031);牙髓炎患者根管冠中段牙髓卟啉单胞菌检出率高于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尖段牙髓卟啉单胞菌检出率低于根尖周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性感染根管患者血清LPS、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牙髓卟啉单胞菌感染与LPS、I
磷酸镁骨水泥(MPC)是一种具有早期高抗压强度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骨传导、骨诱导性能!然而MPC特征性的高热量快速水化反应不仅会导致临床操作时间窗过短,还可能引起植入部位骨组织的损伤坏死,因此需要通过缓凝剂的改性来获得合适的临床操作时间窗及水化反应峰值温度°另外#在缓凝剂改性过程中不仅应避免MPC机械性能的过度损失,还应整合缓凝剂自身的优点以获得性能全面且能满足多种临床需求的复合MPC。MPC及其复合物已用于治疗多因素导致的骨缺损,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子宫颈管粘连是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之一,可致患者经血排出不畅、周期性腹痛、继发性闭经、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同时降低术后随访时子宫颈细胞学取材及阴道镜检查的满意度。子宫颈管重度粘连、完全封闭者需要手术干预。本文报道术后发生重度子宫颈管粘连,月经复潮后出现宫腔、输卵管积血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加深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例哺乳期行LEEP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1.014133111232016产232017Ⅱ82017月年及、年月年月883B),11111020岁,孕月外院20172017LEEP患者年,因“周期性下腹痛个月”入院。日,患者因“双胎妊娠”于外院行子宫下段剖日,因“慢性子宫颈炎伴宫产术,术后哺乳。级”于外院行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术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月开始出现周期性下腹痛,产后至此一(年直无月经来潮。超检查均提示双侧附件区包块及宫腔积液,期间曾于外院行子宫颈管扩张术,
目的观察五味子乙素(SchB)对肾缺血再灌注致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五味子乙素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五味子乙素组小鼠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0min以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五味子乙素组造模前用80mg/(kg·d)的SchB预先连续灌胃给药7天。各组于造模后第1、2、7天检测小鼠血肌酐(Scr)与尿素氮(BUN),PCR法检测肾组织中肾损伤分子(Kim-1)、嗜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第1、2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凋亡指数、Caspase-3蛋白表达、血Scr与BUN水平及肾组织中Kim-1、NGAL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肾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加重,Bcl-2/Bax值降低(P<0.01)。
目的院建立一种柱前手性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检测布洛芬的异构体遥方法院以N忆N-羰基二咪唑渊CDI冤作为活化剂活化布洛芬的羧基基团袁再以渊R冤-渊+冤-1-渊1-萘基冤乙胺渊R-NEA冤作为手性衍生化试剂进行反应遥选用KromasilC18色谱柱袁流速1.0mL窑min-1袁柱温30益袁以乙腈-0.05%磷酸渊68颐32冤为流动相袁检测波长225nm遥结果院布洛芬的非对映异构体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5.6min和27.9min遥结论院本方法操作简单袁条件温和袁衍生化产物稳定袁且衍生化试剂价格便宜袁更准确地实现了对布洛芬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检测遥
厚朴、枳实、生大黄组成的厚朴三物汤是仝小林教授临证辨治2型糖尿病的靶方之一。中满内热,土壅木郁是该方运用的核心病机。临床运用时,厚朴作为小肠动力药,常用9~30g以下气除满;枳实作为胃动力药,用9~15g以破气消积;大黄作为大肠动力药,视患者肠腑燥实之轻重而用1.5~15g以泻热通下。三者用于以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等为临床表现的2型糖尿病胃肠实热证患者,药证相应,效如桴鼓。
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因而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基于临床实践,以中医血虚为理论基础,重点梳理血虚致痒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典型舌脉象及治则治法,并结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特点,详细阐述从血虚论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关键点,规范从血虚论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理法方药体系。文末结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典型病例,从血虚论治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表明从血虚诊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理论是可靠的,体系是规范的,临床疗效是可以复制的,为进一步深入规范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中医诊治体系奠定了基础。
目的探索穿戴式心电监测在房颤患者术后微信随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构建房颤术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微信随访平台,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微信随访并使用穿戴式心电监测;对照组实施常规微信随访模式。干预时间6个月,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并发症风险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风险较对照组降低,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戴式心电监测应用于房颤术后患者出院后随访,提高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目的目的:探讨疏肝化癥方对乳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方法:将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0.01、0.10、1.00及10.00g·kg-1疏肝化癥方组,每组8只。采用小鼠腋下胸骨前缘乳腺脂肪垫内接种4T1细胞法构建三阴性乳腺癌(TNBC)小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疏肝化癥方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疏肝化癥方液,模型组小鼠给予等量蒸馏水,持续21d。每天检测各组小鼠食量和体质量;并在模型构建成功后第3、7、14和21天时,采用游标卡尺测量瘤体长径和短径,计算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和抑瘤率。21d后处死小鼠,取瘤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疏肝化癥方组小鼠每日食量随天数增
腔镜微创手术是现代外科医学的主要方向之一ꎬ相较于传统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复杂ꎬ对局部解剖有着更高的要求ꎮ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需从体外经皮肤有创进入到肾脏集合系统进行操作ꎬ通道建立过程中避免血管损伤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肾脏集合系统的腔内三维解剖结构ꎬ其是成功进行PCNL的前提ꎮ定位穿刺和通道的建立是经皮肾镜手术中最重要的一步ꎬ对集合系统解剖结构及其对PCNL影响的系统把握至关重要ꎬ基于肾脏集合系统解剖结构的安全原则和效率原则能够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ꎮ
目的]探讨采取药用炭胶囊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单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药用炭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皮肤瘙痒症状均发生了明显的好转,观察组血磷、血肌酐、甲状旁腺素等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