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无摘要
目的探索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WHOⅣ级的新型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51岁,病理确诊为弥漫性(左侧额叶、丘脑)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于手术切除左侧额叶病灶后,经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采取替莫唑胺超早期START化疗方案,治疗3周后头部MRI显示左侧丘脑病灶进展;然后针对颅内病灶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联合依托泊苷(VP⁃16)节律化疗,根据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呈培唑帕尼敏感类型,遂在VP⁃16节律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培唑帕尼序贯治疗。放射治疗后3个月复查MRI提示肿瘤接近完全缓解(神经肿瘤反应评价标准)。结论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可以改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M突变型患者生存期,但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2020年2月我院出征208名医务人员接管武汉某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援团队从人力资源配备、防控培训内容与落实、感染分区管理、策划人文关怀活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入手,全面整顿团队人员管理与后勤保障工作,建立健全机制、监督到位,势将救援队全体零感染,团队协作化、关怀人性化、管理军事化、医护简单化的宗旨落实到位。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殖内分泌的临床常见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指出,氧化应激参与PCOS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时PCOS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而维生素D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本文就维生素D及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与PCOS发病的关系加以综述,探讨PCOS患者维生素D缺乏对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PCOS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目的探讨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A2receptor,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type-1domain-containing7A,THSD7A)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membranousnephropathy,IM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N患者肾组织PLA2R(G-PLA2R)和肾组织THSD7A(G-THSD7A)的表达,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LA2R(S-PLA2R)及血清THSD7A(S-THSD7A)的水平,评价二者在IMN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的153例IMN患者的G-PLA2R阳性率为56.2%,G-PLA2R阳性组的IgG4阳性率为69.8%;G-THSD7A阳性率为4.6%,G-THSD7A阳性组的IgG4阳性率为85.7%。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的36例IMN患者中
目的探讨PMS2、C-met、MSH6在胃息肉与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息肉癌变的作用。方法经胃镜切除活组织检查获取胃增生性息肉标本45例,腺瘤性息肉标本44例,胃腺癌标本4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标本中PMS2、C-met、MSH6的表达情况,探索PMS2、C-met、MSH6在胃息肉癌变中的作用。结果腺瘤性息肉组、胃腺癌组中PMS2、MSH6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增生性息肉组,C-met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增生性息肉组,胃腺癌组中PMS2、MSH6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腺瘤性息肉组,C-met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性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S2、MSH6在胃腺癌中低表达,C-met在胃腺癌中高表达,联合检测PMS2、C-met、MSH6可能有助于诊断胃早期病变,对胃息肉癌变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光学相干断层血管造影(OCTA)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成像方法,可以提供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实时血流信息。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比较,OCTA可以产生更详细、更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而不增加造影剂相关风险。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全球主要的老年性致盲眼病,OCTA能很好地显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影像,为ARMD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可能。本文将对OCTA在ARMD的相关图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方法制次ꎮꎬ酶目的探讨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在不同时间点对棕色脂肪组织的影响及相关机(CCl4)只周龄188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周组周组每组只组注射、CCl42、CCl44染色观察肝和棕色脂肪组织的病理变化ꎬ6ꎬCCl4CCl42免疫组织化学和对照组给予同剂量橄榄油称重棕色脂肪组织ꎮ检测棕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ꎻHE实时定量PCR谷丙转氨酶和肿瘤坏死因子(AST)、(ALT)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周组血清ꎮ蛋白表达减少PꎬCCl42UcpALT、AST表达减少PUCP1组相比(周组血清中<005)ꎬ1mRNA含量减少1(UCP1)-α(TNF~α)ꎻ的含量ꎻPearson含量增多P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法检验Ucp水平与含量间ꎻ(ELISA)1mRNA<001)ꎬ(血清中TNF~α(<005)ꎬP(<005)ꎬ棕色脂肪组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易发脆性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中医学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病机,因此以补肾壮骨为主要治法已达成普遍共识。笔者通过大量文献搜索发现,脾虚在骨质疏松症的致病过程中亦起着关键作用。肾、脾两脏为先后天之本,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本文着眼于“脾肾相关”理论,从中医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等角度综述其防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科学内涵,并试探讨中医“脾肾相关”理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找寻中医基础理论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理论渊源,优化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方案,为更好地将祖国医学运用于临床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及C反应蛋白(CRP)与恶性实体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恶性实体肿瘤患者573例为肿瘤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初诊时血清UA及CRP水平,同时分析其对肿瘤临床分期的影响。结果肿瘤组血清UA、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癌、大肠癌、卵巢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绝经前、后期)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UA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为Ⅲ~Ⅳ期患者高于Ⅰ~Ⅱ期患者。血清UA及CRP水平是肺癌(OR=1.584,95%CI:1.016~2.085;OR=1.955,95%CI:1.586~2.301)、乳腺癌(OR=1.262,95%CI:0.963~1.493;OR=1.807,95%CI:1.655~2.189)、大肠癌(OR=1.343,95%CI:1.251~1.466;OR=1.819,95%CI:1.332~2.415)临床分期的影响因素。结论初诊时血清UA及CRP水平是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临床分期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在大鼠急性肾损伤中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1)建立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叶酸造模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腹腔内单次注射等量0.15MNaHCO3溶液。叶酸造模组:腹腔内单次注射叶酸溶液。所有大鼠分别于0h、48h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并于48h摘取两侧肾脏,用于病理检测。(2)收集8个时间点的血、尿标本并检测: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0h组、1h组、2h组、4h组、8h组、12h组、24h组、48h组,每组分别对应一个时间点。0h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7个组为实验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采集血液、尿液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及肾脏损伤分子-1含量。结果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患者转化治疗后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3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多学科诊疗(MDT)指导的转化治疗,在非治愈性因素消失后行D2胃癌根治术。分析患者转化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23例患者经转化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8.7%),部分缓解13例(56.5%),疾病稳定8例(34.8%),转化治疗缓解率为65.2%(15/23)。手术时间(135.5±32.1)min,术中出血量(356.7±101.3)ml,清扫淋巴结(35.5±10.3)枚。胃管留置时间(70.5±29.6)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85.0±21.5)h,引流管放置时间(196.2±36.2)h,术后住院时间(10.7±3.2)d。术后2例发生ⅢA级并发症,2例发生Ⅱ级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1.9个月。结论晚期胃癌患者经过以MDT为指导的转化治疗后行D2胃癌根
无摘要
无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测因素及保护策略。方法2016年7月~2019年10月我院行PTC手术的病人588例,分析PTC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临床病理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PTC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测因素。结果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总发生率为40.8%,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0.9%。PTC术后低甲状旁腺素(PTH)组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多灶癌、甲状腺包膜侵犯、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CLN)清扫比例高于正常PT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多灶癌、甲状腺包膜受侵在PTC病人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2.196、3.071、1.554;P值分别为<0.001、<0.001、0.030)。甲状腺全切除在PTC病人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3.630,P<0.001)。结论合并结节
患者男,71岁。因头皮肿物2个月余,于2017年9月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左颞部发现肿物,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表面间断血性渗出物,无脓性分泌物。既往史:5个月前于我院因左肾占位行左肾切除术及肾静脉癌栓取出术。吸烟史40余年,平均约20支/d,余无特殊。家族史:其母患有肾癌,术后组织病理及预后不详。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左颞部一2.0cm×1.0cm×0.8cm暗紫色肿物,质软,边界尚清,上覆少量血痂,无明显触痛,肿物上可见毛发生长(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癌胚抗原、总/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腺癌相关抗原、糖类抗原19-9、铁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糖链抗原CA242、甲胎蛋白及生长激素均正常,血、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及病毒标志物均正常。胸部CT:双肺多发结节及肿块,结合病史考虑转移。肾功能:肌酐429.7μmol/L(正常值53~106μmol/L,以下同),尿素21.6mmol/L(2.0~7.1mmol/L)。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增高,已成为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使其收缩,达到恢复功能的作用,已广泛应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入院血糖(AG)与合并DM的AHF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间在泉州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的991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患有DM分为DM组(n=459)与非DM组(n=532),比较DM组与非DM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1年累积生存率、累积心力衰竭(HF)的复发率。为进一步分析入院高血糖和低血糖对患者的影响,将DM组与非DM组患者分别划分为AG提高组(AG≥7.8mmol/L)与AG降低组(AG<7.8mmol/L),将AG提高组患者划分为AG轻度提高组(7.8mmol/L≤AG<9.4mmol/L)、AG中度提高组(9.4mmol/L≤AG<11.1mmol/L)与AG重度提高组(AG≥11.1mmol/L),将AG降低组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价值、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案。方法:将我院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40mA)以及常规剂量(120mA)扫描和薄层重建。比较不同剂量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影像学表现、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参数、患者满意度。结果: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诊断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准确率分别为92.00%、93.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在空洞、钙化灶、实变、磨玻璃密度影及树芽征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及常规剂量扫描在扫描图像质量、薄层重建图像质量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各项扫描辐射参数均低于常规剂量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扫描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剂量扫描的患者(P<0.05)。结论:64层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
无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