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
锦州*121013)4-二乙基-7-羟基四氢喹喔啉-6-甲醛与2-甲基苯并噻唑盐反应制备了荧光探针L,本文利用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探针L在DMSO溶液中对H2S具有快速荧光“关-开”响应以及高选-6择性和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检测限为2.5×10mol/L。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L的荧光颜色由无荧光变成黄绿色强荧光;此外,加入H2S后探针L的DMSO溶液颜色由蓝紫色变为无色,通过裸眼即可识别H2S。
车门系统玻璃升降声品质是汽车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玻璃升降过程中存在异响声大、声品质差等问题,通过现场噪声和电机加速度测试,测得异响主要发生在电机频率104.7Hz和111.7Hz时。建立车门系统的CAE模型,对车门内板电机固定区域进行动态加速度响应分析,识别出导致异响的内板敏感区域。对车门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并优化车门系统内板结构,即在内板敏感区域增设桥接结构并将电机顺时针旋转8°。对优化结构进行振动响应分析、耐久性能分析和噪声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车门玻璃上升和下降阶段的最大声压值为41.6dB(A)和43.5dB(A),均小于要求的声压值45dB(A),达到了改善车门系统玻璃升降声品质的目的。关键词:车门系统;玻璃升降;声品质;结构优化
院作为氧化剂不仅能促进有机物脱氢反应避免深度氧化副反应而且本身转化为实现资源化利用述了CO2CO2袁氧化有机物脱氢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尧袁并进行了平衡转化率计算文献报道的催化剂上反应物转化率与其CO袁遥袁结果表明袁袁平衡转化率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开发高活性催化剂仍是提高脱氢反应效率的主要方向对烷甲醇羟甲基糠醛脱氢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较单纯脱氢反应加入加入打破了热力学限制袁袁且可获得较高的平衡转化率CO2袁袁袁尧羟甲基糠醛脱氢制呋喃二甲醛反应尧5鄄5鄄糠醛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袁CO2遥
无摘要
大学专业英语中化工专业英语是一门重要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高校教学要求,文章将结合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和教学现状以及相关存在问题,将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化工专业的课程设置建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几个方面的改革,积极探寻一条可以为高校化工英语专业学生改善教学效果的新途径。
从油气管道的常见失效形式出发,重点探讨了金属磁记忆技术在管道应力集中、早期疲劳损伤等微观缺陷及腐蚀、裂纹等宏观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在综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磁记忆技术在管道检测中的优势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利用光引发表面聚合的方法在水凝胶表面接枝疏水基团,赋予水凝胶表面疏水性能,其原理是基于TypeⅡ型光引发剂的夺氢光引发机理,夺取水凝胶高分子链中叔胺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使得该碳原子成为自由基,引发丙烯酸十八酯增长聚合,从而在水凝胶表面以化学键铆接上一层疏水的高分子层。通过红外(FT-IR)、接触角和水滴渗入时间测试,探讨了光引发接枝条件对水凝胶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凝胶中加入含有叔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作为TypeⅡ型光引发的助引发剂和接枝位点,与疏水单体丙烯酸十八酯发生聚合反应可以形成稳固的疏水层,有效增强水凝胶的疏水性;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交联剂能使疏水层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提高接枝层的致密性和疏水性,对水滴的渗入起到更好的阻碍作用。
为确定从花椒叶中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抑菌活性,以花椒叶为原料、蒸馏水为浸提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花椒叶多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定料液比为1∶20g/mL,并进一步选取超声温度、超声时间、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以花椒叶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试验进行3因素3水平设计,采用响应面法来优化花椒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用牛津杯法对其抑菌作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38min、超声温度69℃、醇沉浓度为90%条件下,花椒叶多糖提取率最高,实际测得值为0.981%,与理论值0.990%接近。花椒叶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说明该工艺参数切实可行,且提取得到的花椒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以中东高硫原油的常压渣油为原料,在反应器入口氢分压为14.5MPa,氢油体积比为700,液时体积空速分别为0.20,0.30,0.40h-1,反应温度分别为385℃和390℃的条件下开展中型加氢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其他工艺条件不变时,降低空速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反应温度,从而延缓催化剂失话,延长运转周期。因此提出了增设反应器的措施,并在2套工业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上进行相应的改造实践,结果表明:A炼油厂在原固定床第一反应器前增设一台上流式反应器,装置总处理量由0.84Mt?a增加到1.5Mt?a,第九运行周期(RUN-9)加氢渣油硫质量分数低于0.5%,氮质量分数为0.2%~0.3%,金属(Ni+V)质量分数低于15μg?g,残炭为3%~5%,装置运转周期由240d延长至480d;B炼油厂在原固定床第二反应器后增设一台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体积空速由0.4h-1降低至0.25h-1,与改造前RUN-9相比、改造后第十二运行周期(RUN-12)的反应脱硫率略有增加,其
针对目前采用滚球法测量橡胶黏度时存在相机标定流程复杂及检测耗时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计算机视觉测量胶料表面黏性技术。通过优化光源,引入感兴趣区域,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图像处理复杂度;引入一维标定板,简化了标定流程,降低了硬件成本与安装难度。
木质素(lignin)作为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已被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本文在对碱木质素烷基化修饰的基础上,利用其丰富的羟基对右旋丙交酯进行开环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烷基化木质素接枝右旋聚乳酸(LGPD)。通过对LGPD自身结晶行为的研究表明,木质素的存在能够促进右旋聚乳酸(PDLA)的结晶,提高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相对于4臂右旋聚乳酸(4a-PDLA),将LGPD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左旋聚乳酸(PLLA)后更有利于立构复合晶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共混材料的结晶能力。
以聚丙烯(PP)树脂为基体,加入各助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复合材料。考查不同乙烯–辛烯热塑性弹性体(POE)、抗氧剂、硅氧烷母粒、多孔吸附剂及萃取剂对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散分性能、热氧老化等性能的影响,制备得到同时具备高流动、高弹性模量和高韧性的“三高”材料,其还兼有优异的低散发性和长效抗老化性,符合汽车内饰用材料标准,特别适用于大面积薄壁制件上。结果显示,所得PP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达到32.7g/10min,拉伸强度21.6MPa,弯曲弹性模量2265.6MPa,悬臂梁缺口冲击为36.0kJ/m2,气味强度等级为2.5级,挥发性苯类和醛类小分子物质均很低,雾化值只有0.72mg,同时100℃下加热1000h条件下,复合材料的热氧老化性能优异,拉伸强度保持率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均远高于企业标准要求的75%的保持率。
以稀土化合物氯化铈和漆酚为原料,在无引发剂的条件下利用紫外光(UV)辐照法制备漆酚铈聚合物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测试方法对涂层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氯化铈用量对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化学介质性能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漆酚铈涂层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EIS),结果表明:在UV辐照条件下,漆酚羟基与铈离子发生配位作用,同时侧链不饱和键发生交联聚合反应从而固化;掺杂氯化铈可显著改善天然生漆(RL)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随着氯化铈掺杂量的增加,涂层的附着力、硬度、耐腐蚀性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氯化铈用量为18%的漆酚铈聚合物复合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分别达到6H和1级,且其耐腐蚀性能最佳。
为探讨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化妆品色彩配方的可行性,以口红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比例色素制备100个样本。采用节点数均为15个的2层隐含层、1层输出层的3层网络结构,通过MatlabR2016a软件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形成颜色RGB参数与口红色素质量配比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在训练次数为10000次,学习率为0.5时,各色素误差参数均小于0.6,预测配方成品与真实配方成品无明显色差。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化妆品配色方法,可以直接给出色彩配方,为配色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的参考工具。
以2-甲基-4-氨基-5-氰基嘧啶为原料,通过水解、酯化、肼解、环化和醚化等步骤,合成了12个含1,3,4-噁二唑(噻二唑)取代嘧啶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确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标明,化合物6f和6f'在50μg/mL时对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马铃薯晚疫病菌(P.infestans)、水稻纹枯病(T.cucumeris)、小麦赤霉病菌(G.zeae)具有中等抑制率,其活性与对照药剂醚菌酯相当。
近年来,纳米铁颗粒(纳米零价铁)因其优异的催化/还原性能,并且价廉、环境友好,已成为主要的环境修复材料之一。目前,纳米铁颗粒主要用于水体修复,如: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物污染物降解和无机阴离子催化还原等。纳米铁颗粒易团聚和结构单一等问题会导致其活性低、稳定性差和去除种类单一。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纳米铁颗粒的界面设计。本文重点阐述纳米铁颗粒及其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界面设计、在重金属去除和硝酸根去除转化中的应用以及在环境修复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纳米铁颗粒;界面设计;吸附应用;环境电催化;环境修复;综述
无摘要
对比研究了无烟煤、焦煤和复配型煤在炭化过程中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变化;采用热天平()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炭化过程中无烟煤、焦煤和复配型煤的气体释放和热TGFTIR失重情况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无烟煤型焦、焦煤型焦和复配型焦的碳、氧元素的化学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低温阶段复配型煤的炭化是无烟XXPS煤和焦煤炭化的线性叠加,在高温阶段无烟煤和焦煤炭化存在协同效应,使得复配型煤释放更多的气体,失重大于两者失重的线性叠加;复配型煤在炭化过程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趋势与无烟煤和焦煤单独炭化时表面官能团的变化趋势一致,但由于两者的协同作用,复配型煤的碳元素氧化程度更高,易于生成更多的-基团.CO
环流反应器目前主要以气液体系或者气液固体系为主,而现今气固反应体系相关理论日渐成熟,对气固环流反应器的气固接触效率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3种分布器结构的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讨论了分布器结构对反应器内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分布器结构对导流筒内颗粒分布和环流运动情况均有较大影响,对环隙区流动影响不大。相同条件下,II型分布器的反应器内床层密度分布最均匀,布气效果最好,且其颗粒循环质量流率最大,表明其流体力学性能最佳。
通过改变进料螺杆转速得到不同厚度的聚丙烯流延膜,采用WAXD、DSC、SALS和双折射等方法研究了厚度对流延膜的结晶、取向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辊温50℃下,厚度32~109μm流延膜的晶型以介晶为主,同时含少量α晶,且仍能形成球晶;流延膜越薄球晶尺寸越小,此时流延膜的拉伸、撕裂和穿刺强度不随厚度显著改变。当厚度减薄至11μm时,流延膜的晶型以α晶为主,结晶度略有增加,晶粒、球晶和整体的取向度均显著增大,沿流延方向的拉伸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垂直流延方向的撕裂强度以及穿刺强度显著增大,但沿流延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