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
通过调节分子筛合成体系参数,采用一步水热晶化法合成出了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TNU-9-H沸石分子筛。和传统TNU-9-C分子筛相比,多级孔TNU-9-H材料展现出独特的形貌,结构性质和酸性。此外,在甲烷芳构化反应中,钼基TNU-9-H催化材料表现出高于传统TNU-9-C材料的甲烷转化率,芳烃产率和稳定性,甲烷转化率最高达到13.5%。多孔材料优异的催化性能是由于TNU-9结构中产生了二级孔道系统,它可以影响钼物种的存在状态,促进反应物与活性中心相互作用,加速目标产物的扩散。提出了一种制备多级孔TNU-9分子筛的简易方法,同时为多孔材料在甲烷芳构化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绿色可再生、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廉的农林废弃物在能源转化利用领域具有重要位置。本文利用中国北方最常见的农林废弃物菌糠为原料,分别以氢氧化钾、硼酸铵为活化剂和掺杂剂,通过简单的高温煅烧法制备了具有蜂窝结构的氮硼双掺杂菌糠炭()。的微观形貌和物理结构表征结果显示:为表面粗糙的蜂窝状多孔材料,孔径集中在2nm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NBFC左右,比表面积高达NBFC时,0.5A/gNBFC-32968.48m/g的比电容高达2,具有相互连接的微介孔网络结构。电化学性NBFC-3297.2F/g。即使当电流密度增加到后,比10A/g电容仍可达,在循环圈后(电流密度为),比电容保持率为,展现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和是一种极有潜力的电化学储能材料。该研究也为农林废弃物菌糠的高效利用5A/g94.5%218.5F/g显著的电化学稳定性。综上,5000NBFC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Ⅱ套SZorb装置为0.90Mta催化裂化汽油脱硫装置,2018年6?月开工后,脱硫能力不足,吸附剂细粉含量大幅上升,系统吸附剂中硅酸锌含量异常升高,质量分数最高达15%,再生烟气过滤器压差快速上升,接近联锁报警值65kPa,严重影响装置正常运行。通过长时间分析排查及验证,认为造成脱硫能力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吸附剂品质下降,另一方面是反应器流化状态不佳;吸附剂品质下降主要是待生吸附剂带烃较多造成的,通过吸附剂置换、降低待生吸附剂带烃量、改善反应器流化状态及调整循环速率和再生温度等一系列措施,装置的脱硫能力、细粉、硅酸锌含量及再生烟气过滤器压差逐步趋于正常。
以钛酸四丁酯、硝酸银、溴化钠为前驱体ꎬ先采用无模板法制备大孔介孔法制备大孔介孔/下Ag/AgBr/TiO2Ag/AgBr/TiO2降解罗丹明B复合光催化剂ꎬ通过水溶液的光催化活性ꎮ结果表明ꎬXRDSEM、、、BET、FTIRXPS改性对大孔DRSAg/AgBr物质的量比为/、ꎬ再通过浸渍沉淀法和光还原TiO2对其进行了表征ꎬ并评价了可见光的形貌、比表面积、晶复合光催化剂的介孔TiO2/时ꎬ型结构、带隙结构和光催化活性影响显著ꎮ在与光催化活性最高ꎬ降解速率常数为
综述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硬泡)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及性能优化研究进展。聚氨酯硬泡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有现场喷涂法、现场浇注法、黏贴法和干挂法。对黏贴法和干挂法使用的聚氨酯保温板,从板的结构、板的强度以及板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概述。对聚氨酯板的结构进行改进可以防止聚氨酯板弯曲并可与建筑物表面黏结紧密,便于施工;对聚氨酯板的强度和阻燃性能进行优化,可以提升板材强度,在节能降耗的同时,阻燃性能得以提升。
以炼油厂常压柴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上进行催化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研究。在工业级钴钼催化剂作用下,考察反应温度、H2分压、氢油体积比和液态空速对常压柴油催化加氢脱硫反应活性影响的规律。建立常压柴油催化加氢脱硫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并运用Levenberg-Marquard复合算法优化计算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适当地增加反应温度、氢油体积比、H2分压以及减小液态空速,可提高常压柴油的脱硫率;动力学研究得出反应级数为1.6,表观活化能为18580.24J/mol;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建立了常压柴油催化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所建模型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基本吻合。
为了提高寒冷地区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纤维、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在相应冻融次数下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及强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变化规律,研究掺入纤维的比例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钢纤维(SFs)和PVA纤维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在冻融次数相同的情况下,掺量与强度呈正相关;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质量损失率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相对动弹性模量曲线呈下降趋势,掺入4%(质量分数)的SFs及0.05%(质量分数)的PVA纤维时,混凝土试件抗冻性能最优;掺入适量粉煤灰可有效改善混凝土质量、动弹性模量及强度损失。基于相对动弹性模量、强度数据建立冻融循环损伤模型来评价纤维混凝土的损伤程度,选用二次函数衰减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发现建立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可有效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程度。
首先制备了嫁接氨基的均苯三甲酸,同时以其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u3(NH2BTC)2,利用XRD、N2吸附-脱附、热重、红外、原位红外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固定床测量穿透曲线的方法研究其CO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氨基被成功引入Cu3(BTC)2骨架中。氨基修饰的Cu3(BTC)2对CO2有着较高的吸附容量,在10kPa,50℃的条件下CO2吸附量为1.41mmol/g,这源于材料对于CO2同时存在着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石墨烯纳米片(GNP)/多壁碳纳米管(MWCN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GNP/MWCNT比例对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流变特性、电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曲线均在低频区出现“第二平台”。MWCNT含量增大有利于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GNP/MWCNT比例为2/8时,复合材料呈现出更低的体积电阻率。当GNP+MWCNT含量为0.5份、GNP/MWCNT比例分别为7/3,5/5,2/8时,PE-HD/GNP/MWCNT纳米复合材料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均呈现最大值,分别为15.05,9.98,10.42kJ/m2,是纯PE-HD的2.32,1.54,1.60倍。纳米复合材料冲击韧性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GNP和MWCNT协同诱发PE-HD基体产生明显的屈服。GNP/MWCNT填料的加入可使3种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提高。
本文旨在探究黄苓川贝母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黄苓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及等比配伍后抗肺炎作用。将黄苓川贝母按3:0、3:1、3:2、3:3、2:3、1:3、0:3比例配伍后,水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苓昔、汉黄苓昔、黄苓素、汉黄苓素含量。选择健康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LPS组、阳性药组、黄苓组、川贝母组、黄苓-川贝母组,每组6只,连续给药6天;第7天,实验组腹腔注射LPS10mg/kg,空白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丄PS造模6h,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D/3、ILF、TNFf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黄苓川贝母配伍比例在3:1、3:2、3:3、2:3时,黄苓昔、汉黄苓昔、黄苓素、汉黄苓素总含量变化小于6%,当配伍比例达到1:3时,四种化学成分的总量下降了23.7%。黄苓川贝母等比配伍后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LD/3、IL-6、TNFf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形态,其治疗效果优于单药组。黄苓川贝母配伍比例控制在3:1~2:3为宜,且二者在抗肺炎中具有协同作用。
本研究探讨了小白及多糖提取、脱蛋白工艺及其抗氧化性。以粗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探讨微波额定功率百分比、微波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微波功率为额定功率的40%,微波时间60s,浸提温度70°C,浸提时间2.5h,在此条件下小白及多糖的得率为38.33%。脱蛋白实验结果显示:酶-Sevag法脱蛋白效果最好,其蛋白质脱除率为80.01%,多糖损失率为24.58%。比较小白及多糖的抗氧化性,得出酶制小白及多糖和小白及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0值分别为24.855、28.948jig/mL,。.212、0.223mg/mL。研究结果为小白及等药用植物多糖的提取及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化学领域中各分支需要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数理模型的建立、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对学生的整体实验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在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建立对应的评分体系,让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有整体把握,从而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无摘要
CAD/CAM章将对树脂复合陶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根据不同的粘接材料以及粘C其他粘接剂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接技术进行分组,即组以及组。对实验结果使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组、B组、CADSPSS19明粘接剂对牙本质和牙釉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大,分别为()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41.91±6.26),在牙本质和牙釉质上,粘接剂MPa);粘接剂与粘接剂P<0.05AD),然后和33.15±6.06MPa的剪切粘接强度都显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中不同的粘接剂以及粘接技术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效果存在一定步法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与部分全酸蚀粘接剂相当,高于自酸蚀一步法粘接剂。著低于粘接剂和粘接剂P>0.05的差异,自酸蚀A2
无摘要
甲苯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探究了不同粒径的活性炭对甲苯的吸附量,并使用碱溶液进行改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粒径的减小,甲苯的吸附量逐步增加。当活性炭粒径小于150“m,甲苯吸附量的增量变小。甲苯吸附量与比表面积呈正比,相关度很高。使用浓度为0Jmol/L的NaOH溶液,固液比为1:20g/mL,改性粒径为150~300肚N1活性炭的改性效果较佳,达到1136%。
以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牡蛎壳粉和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壳聚糖-牡蛎壳粉复合微球。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结合比表面积测试和孔径分析对复合微球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复合微球用量、铜离子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微球用量为0.1g、初始铜离子浓度为100mg/L、吸附时间为150min条件下,复合微球吸附容量为46.58mg/g,脱除率达93.15%。经过5次重复使用后,复合微球的吸附容量为38.12mg/g,脱除率为76.24%。
无摘要
研究了三种养护制度条件下,高掺(22%)花岗岩石粉UHPC力学性能(3d、28d和180d抗压/抗折强度)和胶凝浆体C-S-H凝胶微结构(水化程度、平均分子链长(MCL)和直链中的[SiO4](Q2))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一龄期抗压/抗折强度、胶凝浆体水化程度、C-S-H凝胶MCL和Q2相对含量变化规律由高到低依次为压蒸养护、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随着养护温度和压力增加,其后期强度和胶凝材料水化程度增幅逐渐降低,且不利于后期C-S-H凝胶MCL发展。高掺花岗岩石粉的UHPC胶凝浆体中常温下的水化产物主要包括C-S-H凝胶、AFt和Ca(OH)2,随着养护温度和压力的升高,AFt和Ca(OH)2相对含量降低;至210℃2MPa时,XRD图谱中两相消失且出现Tobermorite衍射峰,即高温高压环境促进了C-S-H凝胶向Tobermorite晶体转化。
采用甲酸法处理缅甸黄花梨生物质,分离木质素和纤维素,探究了甲酸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木质素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甲酸质量分数88%,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的纤维素得率为89.56%,木质素含量(质量分数)为90%。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分析表明,经过甲酸处理得到的纤维素和木质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甲酰化修饰改性。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经甲酸法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增大。以上结果可为生物质组分分离及其功能性材料制备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