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建立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分析五脏之间生、克、复的关系,阐述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多种机制皆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是多种证型均可出现的临床表现。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应综合分析患者的五脏功能,补不及,损有余,恢复五脏功能平衡。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是五脏功能兼顾的辨证模式,可以很好的指导高血压病的诊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文章通过病案一则,对运用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诊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作具体介绍。
目的:探讨血清鸢尾素水平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相关性ꎮ方法:纳入20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通过ELISA法检测患者PCI术前、术后8h、16h、3d、7d及28d的血清鸢尾素水平并根据鸢尾素水平对患者进行分层评估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差异ꎮ结果:200例STEMI患者PCI介入前的基线血清鸢尾素水平为(047±023)mg/Lꎮ血清鸢尾素水平在PCI术后8h达到峰值(059±017)mg/LP=0007而在PCI术后3d达到最低水平(031±010)mg/LP<0001ꎮSTEMI患者的基线血清鸢尾素水平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048mg/L根据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将STEMI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Q1组(50例<041mg>060mg/L)ꎮ其中Q4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率显著高于其他组患者(均P<005)ꎻ但再发心肌梗死率、脑卒中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总体上Q4组患者的无MACE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组患者(P<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和破裂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03例肝硬化患者行超声、内镜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度(LS)、LS×脾长径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LSPS)、血小板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指数(APRI)、脾硬度(SS)对有无EV、低危和高危EV、有无EV破裂出血的预测价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有EV与无EV肝硬化患者之间,Child-Pugh分级、LSPS、APRI、LS、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S、SS是诊断EV的独立影响因素。LSPS、APRI、LS、SS诊断EV的AUC为0.84、0.79、0.83和0.89。低危和高危EV患者Child-Pugh分级、LS、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无EV破裂出血患者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S为预测高危EV及有无EV破裂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无EV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较弱(r=0.35,P<0.05),与LSPS、APRI、LS相关性中等(r=0.52
无摘要
无摘要
无摘要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P53、Ki6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卵巢肿瘤102例,其中病理诊断为良性卵巢肿Ki67表达水平,调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瘤40例(良性组)和上皮性卵巢癌62例(恶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P53、相关性分析。结果:恶性组的P53、Ki67表达阳性率为80.6%和72.6%,显著高于良性组的10.0%和12.5%(P<0.05)。在恶性组中,不同浸润转移、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患者的P53、Ki67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P53表达阳性率与Ki67表达阳性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r=0.872,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浸润转移、分化程Ki67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与度、病理分期都为影响P53、Ki67表达阳性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组织P53、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两者也可互相影响,共同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发展。Ki67;
无摘要
无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三亚市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9年三亚市各医院235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检测血清特异性IgE,计算过敏原阳性率,并分析<1岁、1~3岁、4~6岁、≥7岁各年龄段间患儿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对象过敏原阳性率为71.49%(168/235);患儿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为户尘螨(36.31%),其次为狗毛、猫毛、皮屑(33.93%),春季花粉(26.19%),混合真菌(19.05%)等;主要食入性过敏原为牛奶(43.45%),其次为腰果(33.93%)、鸡蛋(22.62%)、虾蟹贝(22.02%)等。吸入性过敏原中,<1岁患儿以狗毛、猫毛、皮屑为主;1~3岁以户尘螨和狗毛、猫毛、皮屑为主;4~6岁、≥7岁均以户尘螨为主;且≥7岁患儿户尘螨过敏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狗毛、猫毛、皮屑过敏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
无摘要
目的探讨基底节脑出血外侧裂入路手术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mRNA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286例,根据患者术后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n=234)和预后不良组(3~6分,n=52)。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HbA1c、TNF-α、TIM-3mRNA水平变化,并记录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血液指标与NIHSS评分、GC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各血液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术前、术后7d各血液指标预测预后的效能,以ROC分析各指标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HbA1c、TNF-α、TIM-3mRNA高危、低危患者;采用卡普兰-迈耶(KM)生存曲线分析HbA1c、TNF-α、TIM-3mRNA高危、低危患者的不良预后发生率。结果预后不良组术
无摘要
无摘要
无摘要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共92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软件(GEPIA)对美国癌症和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2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PGC-1α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PGC-1α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远处转移患者的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35),PGC-1αmRNA高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85.1%vs.67.5%,P=0.044)。结论qRT-PCR技术可对结直肠癌组织中PGC-1α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PGC-1α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相关,且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患者
目的分析百合甘麦汤加味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米氮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百合甘麦汤加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神抑郁、胸闷心烦、不思饮食、失眠多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皮质醇(Cor)、S100β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Cor、S100β蛋白、M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WMS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资料,按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ofMedicine,IOM)孕期增加体质量指南推荐,将受试者按孕期增加体质量分为3组:低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16.8kg)145例;符合指南推荐组(16.8kg≤体质量增加<24.5kg)170例;高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24.5kg)35例。记录每例受试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病情况和围产期结局,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孕期增加体质量呈正相关(OR=1.087,95%CI=1.008~1.172,P=0.031)。3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别是(35.29±2.25)周、(36.32±1.33)周和(36.50±0.9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极度早产(OR=0.829,95%CI=0.749~0.918,P=0.000)和极度胎膜早破(OR=0.776,95%CI=0.688~0.874,P=0.00
目的探讨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预防性治疗肺结核合并HBV携带者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诊治的HBV携带者合并肺结核患者1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接受4HREZ/4E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结果在治疗8周末,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44.2±1.1)U/L和(38.8±1.3)U/L,显著低于对照组[(81.7±1.5)U/L和(78.2±1.5)U/L,P<0.05],血清HBVDNA全部阴转,而对照组仍保持在治疗前水平[(7.9±0.6)lgcopies/mL,P<0.05];在治疗8周末,观察组肺结核病灶显著吸收、吸收和痰菌阴转率分别为41.5%、42.7%和4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28.1%和34.2%(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细胞、CD8+细胞百分比和C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