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英文学术期刊已经成为我国学术走向国际的重要途径,这有助于提高我国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英文学术期刊的发展动机,紧接着重点分析了英文期刊走出去的机制路径。最后基于一个全国性问卷的数据分析,辨识出了影响我国英文期刊发展的三大类十二种因素。本研究回应了当下关于英文学术期刊的热点关注,期待促进我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无摘要
文章通过泰尔指数探究了2008-2015年我国东中西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的区域差异程度。结果表明,2008-2015年我国高校图书馆电子与纸质资源购置费配比逐年递增,且区域异化性显著。其中区域内差异最为突出,东部地区的差异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但整体上呈现趋同的状态。在区域间差异上,东西中地区呈现递减阶梯型分布格局,东部差异整体较为显著,而西部地区差异波动最为明显。为此,文章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审稿是学术期刊编辑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在整个审稿过程中编辑不仅要做好初审,而且要选择复审的审稿人,还要重视和审稿专家及作者的有效沟通及服务等工作。文章对审稿中学术期刊编辑行为的重要性、技巧和策略加以总结,认为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及理论性是鉴定稿件的绝对性标准,对比思维、大局意识是审稿的理论基础,并总结了一些审稿技巧。
组织高等学校招生的江苏省级统一招生机构,历经70年从名称到职责逐渐发生着变化。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历史演变对江苏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机构产生影响。
2020年是中国短视频发展的转型年,是短视频发展竞速的“上半场”,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第一,井喷式增长,即短视频行业的宏观特征,表现在注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用户月活跃度急速攀升、运营的智能化更加凸显;第二,场景的多元,即短视频行业的微观特征,表现在平台的多元化、类型的精准化、内容的主流化;第三,分层式传播,即短视频行业的传播特征,重点表现在垂直化分层传播、圈层化分层传播、破圈再融合传播。未来,短视频行业在用户规模井喷式增长触顶后出现新拐点,开始进入求质的“下半场”,主要表现为内容创作上更加优质和技术引领上更加创新。
随着1980年代中国兴起“信息热”,“信息”概念被新闻学界引入与讨论,成为沟通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桥梁。本研究基于史料提出,与“新闻”的融合并非“信息”进入新闻界的初始状态,1978-1992年间,“信息”经历了几重转型:1984年前以传播批判学派的理论视野短暂出现,此后在讨论中转换身份,实现与“新闻”、科学方法论的融合,进而推动实证主义主导的传播学在中国兴起。“信息”的转型、传播批判传统的中断与新闻改革、思想启蒙热潮息息相关,最终服务于1980年代中国新闻传播学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无摘要
对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当在地经验的本土化之争日趋式微的时候:的本土化之争依然存在解释庄子传播思想。“我们后人应该抱有子,。接受主体性”了解之同情,”,穿凿附会传播学本土化可资借鉴的路径有三,历史学层面的传播活动诠释这方面最新例证之一就是有学者提出接受主体性作为概念因其无前提,“无内涵同时有取珠还椟、社会学的:文化自觉“”,无印证恐有失妥当对庄、、避名居实的苦心孤诣;为避免陷入哲学层面的思辨以及”。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以
文章依托修辞学中视觉隐喻与言辞隐喻、图像与语言共生关系理论,立足实践分析图像转向语境下文学插图中语-图关系转换的视觉思维。以言辞隐喻为参照,从喻指、图像符号、生成机制等角度,探索文学插图中的隐性表达相对统一和相对稳定的互文式视觉隐喻的结构模式。
随着我国数字农家书屋工程不断纵深发展,现已形成农村图书馆模式、PC端模式、手机端模式、电视端模式等,并逐渐向综合模式发展,为我国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提升新型农民素质做出重要贡献。文章认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数字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将更有效地解决农家书屋“孤岛”效应,缓解我国农民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无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图书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加快了我国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近几年来,我国正奋发图强,努力提高图书质量,提高人们对科技图书的关注度和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进科技图书已成为我国科技图书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图书情报机构将科技图书资源纳入互联网中,为图书与用户提供科技图书资源。这不仅拓宽了科技图书的情报网络,而且还使科技图书成为互联网情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图书作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据,它的引进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还完善了世界文化格局,提高了我国科技质量水平。文章将通过阐述科技图书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图书引进的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加快我国的国际化进程。
研究方法是学术研究的推进器,也是高质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不断丰富,有效促进了学科的发展。通过对近10年图书馆学12种核心期刊所发表的1048篇文章使用的资料收集方法、研究分析方法和软件工具进行标注,文章分析了三者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叉使用情况,指出图书馆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认为重视方法和工具学习、合理选择并规范使用研究方法,注重实践案例研究同时加强各类研究方法之间的交叉融合是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和规范学科研究的有效途径。
文章站在社会学视角,将出版作为一项与社会发展紧密契合的社会活动,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进行审视,指出融合出版的发展是呈现四大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并提出在教育融合出版工作中应拓展以获得感为目标的行动者网络,推动以影响力为目标的转义和建构以持续性为目标的机制保障。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融合出版教育出版是一项社会活动。自印刷术诞生之曰起至今,出版就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紧密契合。出版的主要功能是记载、传播和积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各种思想和知识,是沟通个体和社会群体、历史与未来、各类组织机构
欧洲研究图书馆协会(LIBER)于发展战略:研究型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推动知识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了“通过完善与开发数字技能和服务,将图书馆打造成数字文化遗产与数字人文的枢纽”的战略目标,并专门成立了数字人文与数字文化遗产(DH&DCH)工作组。文章介绍了的数字人文发展策略,总结了其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工作计划、实践探索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以资借鉴。月发布了《2018~2022LIBERLIBER201711年
无摘要
随着我国博物馆的快速发展,高校博物馆学教育的问题曰益突出。通过梳理高校博物馆学教育的学科建设现状,分析本科博物馆学教育和研究生博物馆学教育的专业学科名实关系和培养目标,指出其中存在招生目录之名与教学内容之实不相符的问题,以及不同学历层次培养目标的差异,以期促进更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英国人傅兰雅年的《译书事略》是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译印图书目录。该目录首次对西书独立编目,从而完成了对“西学”的书目确认:西学是不同于传统中学的另一个学术体系。《译书事略》还通过著录、分类等书目要素,揭示西学的学科化性质以及“力今”“胜古”的求新指向,成为梁启超《西学书目表》等中国人所撰西学书目的前驱。1880
无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