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
由于传统运动防护服没有采用胶原质树脂作为研制原料,因此抗机械冲击力低。为此,进行新型抗机械冲击的运动防护服的研制。利用胶原质树脂的膨胀特性,受到机械冲击时,材料立即从柔软变成坚硬;等到冲击作用力完全消失后,材料再由坚硬变成柔软。实验结果:研制运动防护服的抗机械冲击力更高,可以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
以兰州窑街油页岩灰为原料制备沸石分子筛,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Box-BehnkenDesign(BBD)响应面法考察液固比(A)、晶化时间(B)、晶化温度(C)对合成沸石阳离子交换量(Y)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对合成沸石的Y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优化后提高了沸石Y值。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合成沸石Y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A,C,B和AC,BC,AB。制备Na-X型合成沸石的最优条件为:碱熔温度650℃、灰碱比1:1.7g/g、液固比4.5:1mL/g、晶化时间25.2h、晶化温度83℃,此时沸石Y值达52.44mg/g。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P123为模板剂,直接合成SBA-15负载的Cu-WO3催化剂(Cu-WO3/SBA-15)。通过XRD、XPS、N2吸附-脱附、UV-VisDRS、TEM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Cu-WO3/SBA-15催化剂仍具有SBA-15分子筛的一维六方结构且孔径分布均匀,是典型的介孔材料;催化剂的吸光范围得以拓宽,增强了对可见光的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u-WO3/SBA-15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WO3/SBA-15催化剂;在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15mg/L、pH=11、催化剂用量0.4g/L条件下,日光照射2h后降解率可达95.3%。
蛭石是一种具有层状硅酸盐结构的非金属矿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压缩回弹性,是制备耐高温密封材料的优质原料。论文采用流延法进行材料成型加工,以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A-151为改性剂,考察表面改性对蛭石流延浆料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改性效果优于硅烷偶联剂A-151,当硬脂酸用量为2%时,高温膨胀蛭石粉体接触角为83°,改性效果显著,球磨制浆的RSH最大为79.2%,分散稳定性较好,浆料流动性最佳,流延坯带表面平整、均匀。
陶瓷是一种典型的脆性材料,如何能准确测量其断裂韧性是与陶瓷材料设计、制备和服役安全密切相关的一个研究重点。目前陶瓷断裂韧性测试方法有10余种,根据引发或诱导裂纹产生方式可分为压痕法、切口梁法、预裂纹梁法和其他方法。针对既能保障陶瓷断裂韧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又能满足工程试验操作简便性的要求,综述了常用的压痕法、切口梁法、预裂纹梁法等3类测试方法的特点,结合所提出的新方法,对所述陶瓷断裂韧性测试方法的难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几点建议。
箱式变电站广泛应用在工商业及城镇输配电系统中,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箱式变电站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箱式变电站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的研究,对箱式变电站的故障及故障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一种运用遗传算法与BP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网络模型,对系统数据进行融合训练,并利用遗传算法全局搜索最优的特性对BP网络进行优化,避免BP算法在学习中陷入局部最优的弊端,使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在箱式变电站的故障预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箱式变电站;故障诊断;遗传算法;全局最优;BP网络
釆用ASTMD5961标准试验方法对M21/T800复合材料挤压性能进行研究。对不同层压板厚度、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紧固件类型下的层压板挤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层压板挤压强度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由于层压板的厚度和孔形式不同,单钉单搭接的极限挤压强度在433.6-856MPa间,即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433.6MPa和856MPa,差值接近一倍;M21/T800复合材料的挤压强度受环境影响不大;常温和湿热环境挤压强度相当;板厚较小的层压板挤压强度受钉类型的影响比较大,最大挤压强度差值为174.01MPa。
喷淋鼓泡塔内的反应是典型的气液两相流,为研究喷淋鼓泡内氨水对烟气中吸收特性,探索新型喷淋鼓泡技术的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潜力,以空气和为模拟烟气,利用喷淋鼓泡吸收塔研究了液气比、浸液深SO2As2O3As2O3SO2度、氨水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对氨水吸收气相的影响。研究表明:氨水对的吸收效率随液气比增加先增大后趋于平缓;浸液深度增大,氨水吸收的效率降低;与氨水中-作用生成的3-溶于氨As2O3AsO3水实现氨水对的吸收,氨水吸收的效率随氨水质量浓度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碱性环境下,As2O3As2O3作用生成SO3-中和以及2-的水解增加了溶液中-,促进了氨水对OH挥发等因素,促进作用表现为吸收效率随As2O3的吸收,又因2-水解产生-电离出SO3HSO3质量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氨水质量浓与SO2+对部HNH3质量浓度为、0.07%SO23、液气比525mg/mSO23、浸液深度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拉伸变形中的力学性能与纤维直径存在相关性,具有尺度效应。为了解释纤维在拉伸变形中的尺度效应,采用表面效应理论建立了纤维拉伸变形的微观力学模型,模型包含一个由材料表面模量与体模量比值决定的尺度参数,可以解释纤维拉伸变形中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将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的材料尺度参数与文献中的应变梯度尺度效应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了对比,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无摘要
采用水热辅助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氨基功能化As(V)离子印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其形貌和表面官能团,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印迹杂化材料对As(V)的吸附行为及机理,计算了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的参数。结果表明,水热辅助表面印迹法可以显著提高印迹杂化材料的吸附容量,在20℃时,吸附量达到47.5mg/g,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在pH4~9范围内,pH对吸附容量没有显著性影响;离子印迹杂化材料显示出优异的选择性,其再生5次后,As(V)的吸附容量没有大幅降低;As(V)离子在离子印迹杂化材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以K2CO3对活性炭进行化学改性,考察K2CO3加入量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等物化性质的影响。随K2CO3与活性炭质量比(碱炭比)的增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碱炭比为时,∶61活性炭比表面积由初始的653.3m2/g上升至1333.6m2/g。以小分子砷化物三乙胂和大分子砷化物三苯基胂为模型化合物,配制高砷催化裂化汽油,测定催化剂的砷容和脱砷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催化剂具有丰富的中大孔多级孔结构,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脱砷性能:微孔保证催化剂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得活性组分能够高效孔-分散;中孔-大孔有利于液态石油烃介质的扩散,从而增大砷化物与活性相的作用,提高催化剂脱砷效率。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是一种主动预裂卸压的无煤柱留巷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而言,它具有性价比高、工艺简单、留巷速度快等优点,因此,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总结了中国30多个代表性矿区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定向爆破孔的关键参数,如切顶高度、切顶角度、切顶钻孔间距以及切顶钻孔直径等选择范围进行了统计,也对留巷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主要应用于0.9~3.5m厚的薄煤层以及中厚煤层,切顶高度为1.8~20m,切顶角度为0°~20°,切顶钻孔间距为200~2000mm,切顶钻孔直径为32~80mm,留巷动压影响范围为20~280m。总结了目前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成功应用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推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关键词: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关键参数;爆破孔;定向爆破
采用膜法技术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处理在全球范围内已运用了多年。随着我国油田普遍完成第一次采油,相关法律法规对二、三次采油阶段的采出水回注标准逐渐提高,引入陶瓷膜材料对膜法采出水技术进行改良成为当下我国油田采出水工作中的重点。本文通过对膜分离技术、陶瓷膜材料处理技术、陶瓷膜污染及清洗技术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介绍了利用陶瓷膜材料对低渗透油田采出水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进展,对陶瓷超滤膜处理油田采出水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进行了论述。
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埃洛石纳米管,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改性埃洛石纳米管(PLA/m-HNT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m-HNTs含量对PLA/m-HNTs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结晶行为、流变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m-HNTs质量分数不高于2%时,m-HNTs能够均匀分散在PLA基体中。m-HNTs能够有效促进PLA的结晶能力,提高了PLA/m-HNTs纳米复合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但晶型未改变仍为α晶。PLA/m-HNTs复合材料的黏度呈现“剪切变稀”行为,并且剪切黏度随m-HNTs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LA/m-HNT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m-HNTs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缺口冲击强度呈现出与拉伸性能同样的变化趋势,当m-HNTs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3.5kJ/m2。
研究了防老剂种类、橡胶并用及第三单体种类对三元乙丙(EPDM)硫化胶高温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型防老剂N-4(苯胺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APM)在高温长时间老化时具有更好的防老化效果;与二元乙丙橡胶(EPM)和硅橡胶(VMQ)并用可以明显改善EPDM的高温耐老化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与亚乙烯基降冰片烯(ENB)型EPDM相比,乙烯基降冰片烯(VNB)型EPDM具有更快的硫化速度和更高的硫化程度,硫化胶也表现出更好的耐高温老化性能和更低的压缩永久变形。
探究加氢裂化预处理过程中催化剂功能分区以及区域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在反应压力15.7MPa、反应温度370℃、液态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800的条件下,不同预处理催化剂功能区域脱氮率、脱硫率、芳烃转化率以及产品油的油品性质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油经过各反应区后油品性质不断提高,其中第一反应区影响最大,第一反应区脱氮率最高,第二、三、四反应区脱氮率逐区递减,脱硫率与芳烃转化率逐区增强;芳烃含量逐区降低、环烷烃逐区增加,而链烷烃几乎不变。[
无摘要
针对流量调节阀流量特性差和压降特性不均匀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节流口的流量特性与压差特性,发现节流口处流道面导致负压并引起压力非梯度变化是影响阀芯流通特性的重要因素。为此,以减小流阻提升流动特性为目标对节流口进行锐边优化设计。通过优化前后流动特性对比,说明倒角、圆角化等制造工艺可以大幅减少流体截面突变,有效提升流量调节阀流动性能,为基于制造工艺设计的流量调节阀性能优化提出新思路。
选择水、氯苯作为正、反向萃取剂来分离丙酮-甲醇共沸物系,规定原料液进料流率为540kmol/h,进料温度为320K,各塔的操作压力均为101.325kPa,通过AspenPlus进行流程模拟,得到摩尔分数为99.5%的产品。以最小全年总费用(TAC)为目标、序贯迭代搜索法为优化方法对不同萃取剂下的各塔进行灵敏度分析,规定塔顶轻组分摩尔分数为99.5%、摩尔回收率为99.99%,得到的优化结果显示:正向萃取中萃取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和萃取剂进料位置分别为76块、64块和45块,萃取剂回收塔的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分别为25块、14块;反向萃取中萃取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原料进料位置和萃取剂进料位置分别为52块、40块和24块,萃取剂回收塔的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分别为25块、7块。通过TAC计算表算出两种萃取剂下工艺流程所需的经济费用,结果为正向萃取流程费用26658942.69元/a,反向萃取流程费用25466172.02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