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
为解决在轨卫星10N推力器点火异常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根据10N推力器热平衡方程,考虑空间外热流、加热器加热、推进剂燃烧和向深冷空间热辐射等因素,应用10N推力器在轨实测温度数据,建立了精细化的10N推力器点火温度数学模型;进一步考虑测温热敏电阻测量误差,建立了10N推力器点火温度包络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温度模型的10N推力器点火异常发现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绝对误差小于3℃,在10N推力器点火温度偏离正常趋势3~5℃后即可快速发现。以东方红3号平台某卫星为例进行了案例应用,所提方法计算得到的10N推力器点火温度理论值与实测值最大仅差2.72℃,证明所提方法预测精度较高,对于及时发现10N推力器点火异常、保证卫星轨道或者姿态控制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螺旋桨滑流产生的加速效应、旋转效应、粘性效应等对于处于后方的进气道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通过求解非定常RANS方程,采用滑移动态网格技术来模拟螺旋桨的旋转,建立考虑螺旋桨滑流的飞机进气道气动特性数值仿真方法;以某多轴式涡桨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螺旋桨滑流对进气道内流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面与起飞两个大拉力状态下,有滑流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较无滑流的有所提高;而巡航状态下有滑流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却降低,除地面小速度状态外,在起飞以及巡航飞行状态下,滑流会增加进气道出口总压畸变指数。
无摘要
油气弹簧单元为油气支承系统内一核心子单元,本文在梳理利用油气支承进行全箭模态试验自由边界模拟基本流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控制流程,实现压力控制到位移控制的自动切换,针对油气弹簧单元的小阻尼大时滞特点,从积分和微分的角度改良PID算法,从机理上分析油气弹簧单元与常规液压缸的差异,设计修正算法。实测表明,控制流程设计合理,控制模式转换瞬间位移过冲较小,活塞位控上升及保持过程平稳,满足模态试验边界模拟要求。
仅测角自主导航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复杂度低,功耗低的优点,在空间任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中远距离下空间目标特征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基于OPTICS聚类算法的空间目标检测方法,可用于仅测角导航过程中的目标检测.对原始星图进行预处理提取星点及目标点,并结合星图识别的结果选择部分帧,使用经过改进的OPTICS聚类方法获得目标运动轨迹.最后,使用本文中的算法对软件仿真出的含有目标的高精度星图进行处理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在卫星相对于空间目标抵近过程中,目标检测的水平误差及垂直误差小于0.15°的帧数分别占到了85.4%以及99.6%.相比AVANTI实验中的目标检测方法,减少了在轨任务中相关参数的调节,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自主性.
地下电缆电流大于载流量导致温度过高,容易引发故障,但受空间限制,难以监测。首先分析了电缆环境温度和载流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动态载流量计算式,基于LoRa无线传输技术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远距离的优点,开发了基于STM32和LoRa的无线监测系统,给出了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原理和基于LoRa技术的链式监测系统拓扑结构。该系统可实时采集地下电缆温度与电流,地上监控中心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和动态计算载流量,具有过载报警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性强、运行稳定、功耗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对接锥是对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碰撞过程中首先与主动对接机构相接触.比较小的锥角会造成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发生剧烈振动,而比较大的锥角又会使系统的接触碰撞力増大,甚至造成对接失败.本文针对面向在轨服务的小型航天器上使用的锥杆式对接机构,提出了新的对接锥型面设计目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仿真分析了对接机构碰撞后的运动学特性;通过研究对接锥的型面设计方法,得到了新型对接锥型面.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对接机构的整体性能满足设计目标要求.关键词在轨服务,航天器,对接机构,ANSYS/LS-DYNA中图分类号V526DesigningofConicalSurfaceCon
为加强加力燃烧室技术方案论证,明确加力燃烧室研究内容,提出了加力燃烧室技术的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敏感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加力燃烧室工作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加力燃烧室三个阶段的技术指标体系,给出了高性能经济可承受先进加力燃烧室技术GOTChA分解图,明确了加力燃烧室研发面临的技术挑战及需要的方法。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加力燃烧室技术方案论证,以增强专项计划组织效率,规范项目管理工作。
CK520处理器是杭州中天微系统公司自主设计并研发的国产嵌入式CPU,目前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μC/OS-II是一个开源的、简单有效的实时嵌入式内核。本文介绍了μC/OS-II实时嵌入式系统在CK520处理器上移植的过程,并提出了一种中断嵌套的优化处理方法。
为了评估目标射程状态下再入偏差精度指标分配,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试验数据再入偏差折合及评估方法。首先分析再入段干扰因素对飞行器再入运动特性及落点偏差影响机理,建立考虑各种再入偏差因素影响动力学和运动学计算数学模型,计算干扰条件下目标射程和试验射程再入偏差,求出试验射程至目标射程再入误差折合系数,分离试验条件下再入偏差,并折合至目标射程状态。将该方法应用于飞行器试验数据分析,得到了小子样试验数据条件再入偏差评估结果。方法及研究结果对再入误差分析计算和落点偏差精度指标评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针对大型结构的谐振频率低,用于其模态测试的振动通道多,系统复杂的特点,系统介绍了一种频率范围为(0.1~20)Hz、可用于现场低频振动测试系统的校准装置,有效地解决了运载火箭等大型结构模态试验的振动测试系统的现场整体校准问题,对于提高模态试验的效率和测试准确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工程算法忽略了横梁扭转对加筋板结构轴压承载能力的影响,本文提出了考虑横梁扭转刚度的单纵桁加筋板结构承载能力算法,基于能量原理采用Ritz法解决薄壁杆件约束扭转分析中转角难以求解的问题。编写了MATLAB程序分别对含单根横梁和等间距布局多根横梁情况下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并与传统工程算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横梁扭转对结构轴压承载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忽略横梁扭转刚度的传统工程算法偏于保守。
无摘要
电子封装产品引线和焊点众多,体积和尺度较小,通常只有几十到几百微米,而板级设备尺寸通常为厘米到分米量级,尺度跨域较大,采用统一的建模方法势必造成单元数量庞大,影响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本文对焊点和引线等重点关注部位采用实体单元精细化建模,对线路板采用壳单元等效,同时在壳单元的连接区域设置过渡网格,采用体--壳单元自由度匹配技术实现壳单元和体单元的连接,采用局部网格细化技术、体--壳单元自由度匹配技术以及多项等效建模技术实现了胶层厚度0.05mm到板级半径100mm尺度跨越的精细化建模。并采用光学模态试验技术开展了模态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封装结构跨尺度动特性建模分析方法。
针对压气机叶片安装板的自动化磨抛加工,基于北航提出的自动化磨抛加工工艺开展了应用研究。结合叶片安装板区域复杂曲面或结构特点,通过对磨抛轮的粒度优选、磨抛过程的优化以及接触压力的调整,实现了磨抛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的攻关目标。试验结果表明:磨抛后表面粗糙度Ra在0.4μm以下,去除量在0.03mm以内,实现了替代手工磨抛的目的。在磨抛效率上也实现了与多台数控铣的节拍匹配,在200件叶片试制过程中磨抛工艺系统稳定,拟将该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于压气机叶片的研制和生产中。
月球车热管理系统是为了确保车辆在恶劣的月球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重要系统,质量是其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对热管理系统模型的热网络分析,文章对影响月球车热管理系统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如辐射器出口温度、热回路管径、冷媒流量、电控制元件、管路设计和阀门应用等分别进行计算,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系统质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探月车辆模型环境参数和工作参数,利用搜索寻优法确定了使系统质量最小的最佳系统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实现了热管理系统的初步质量优化分析。研究结果对于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无摘要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研究的深入,语音识别同样已经完成了从传统模型到深度学习的过渡,本文主要实现移动端离线状态下的语音识别并提高语音识别的精度。文中采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将在电脑上训练好的模型移植到树莓派3b+上进行语音识别操作。项目整体结构可以分为声学模型及语言模型两个部分,同语音识别中其他主流模型进行对比测试后,得到的结论是声学模型的编码器部分都适合移植于嵌入式端,在成本远低于市Transformer场上既有语音识别产品的情况下,识别效果和速度都非常接近。
为提高薄壁结构的耐撞性ꎬ基于骨单位的微观结构特性ꎬ设计具有骨单位结构特征的仿生薄壁结构ꎮ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仿生薄壁结构的能量吸收和变形模式进行仿真分析ꎬ通过全因子试验确定耐撞性最优的仿生薄壁结构ꎮ结果表明:层数为6、最大壁厚为28mm、梯度值为03mm的仿生薄壁结构耐撞性最优ꎻ在0°、10°、20°、30°载荷下ꎬ仿生薄壁结构均呈现稳定的渐进折叠变形ꎬ对比普通圆管ꎬ仿生薄壁结构的质量降低了313%ꎬ其比吸能分别提高了32%、-137%、193%和106%ꎬ峰值压溃力分别降低了424%、333%、373%、440%ꎮ骨单位结构特征有效提高了薄壁结构的耐撞性ꎮ
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ꎬ载人航天器座舱中微生物的危害会越来越严重ꎬ环境微生物监测对保障乘组健康和航天器安全至关重要ꎮ目前载人航天器所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培养法ꎬ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ꎬ以ATP、LPS、DNA等分子生物标志物为靶点的非培养法检测技术被设计应用于载人航天器环境微生物监测ꎮ回顾了在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ꎬ重点介绍了目前在轨应用的以培养法为基础的微生物评价方法和以非培养法为基础的微生物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ꎬ比较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点及不足ꎬ以期为中国在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