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白垩世存在刚性/准刚性大印度板块的古地磁学新证据

【摘要】 白垩纪期间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与印度克拉通之间的构造关系,是正确认识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简称印欧碰撞)模式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特提斯喜马拉雅东部浪卡子县工布学乡下白垩统桑秀组岩石的系统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结合早白垩世冈瓦纳大陆的重建和印度板块白垩纪的运动轨迹,在对比分析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早白垩世以来古地磁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印欧初始碰撞前存在一个刚性/准刚性的大印度板块,印欧碰撞仍为经典的陆陆碰撞.首先,对采样剖面顶部砂岩和底部安山岩的U-Pb锆石年代学研究限定了桑秀组火山岩的喷发年龄为早白垩世的~134Ma.其次,岩石磁学研究表明携带高温(高场)特征剩磁分量的主要磁性载体为磁铁矿和钛磁铁矿;进一步古地磁测试分析在采样剖面褶皱两翼共23个采点中获得了可靠的特征剩磁组分,经相邻熔岩流古地磁方向去重检验后的特征剩磁平均方向和对应古地磁极位置分别为D*/I*=308.7°/−57.6°,k=29.5,α95=8.5°(N=11)和6.3°N,308.6°E(A95=9.1°).特征剩磁分量在99%置信水平上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地球磁场长期变模型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