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
增强型储层特性测试仪是渤海油田应用最多的电缆地层测试仪,但是其在致密层、易出砂储层和易垮塌储层取样时,由于压差过大,作业存在较大的困难。对取样原理和EFDT仪器结构进行充分研究,在不改变仪器构造的前提下,创新仪器应用思路,将双探针模块应用于取样作业时的压差控制,同时规范适用条件和质量控制要点,总结形成了双探针取样新技术。该技术增大了探针的总过流面积,有效降低了压差,使得增强型储层特性测试仪在致密层、易出砂储层和易垮塌储层的取样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为渤海油田电缆取样提供了新的作业方式。
2018年10月16日新疆精河5.4级地震发生时,震中附近的台站不同程度上记录了地磁日变化畸变异常,如地磁总强度F02时每日一值空间相关异常、地磁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地磁低点位移以及地磁日变化空间相关异常等。统计震前观测到的所有地磁异常,并分析研究了其震前异常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结论:(1)从全国每日一值相关分析结果看,震前114天出现每日一值空间相关异常,异常高值台为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2)震前59天沿北天山断裂带分布的地磁台站加卸载响应比均成组出现超限的高值,且异常高值的空间分布跟震中位置有一定关联;(3)中国大陆地磁台站震前37天出现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且异常集中于震中附近;(4)震前出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空间相关异常,异常台站空间上也主要集中于北天山地区。因此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及有关的计算方法短期内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可为今后利用地磁方法预测地震积累经验和震例。
无摘要
以横断山区的崩滑流山地灾害为研究对象,选取坡度、坡向、曲率、相对高差、岩性、断裂带密度和河网密度作为该区域山地灾害静态危险性的评价因子,采用频率比法计算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静态危险度。在此基础上,重点考虑降雨因子对山地灾害危险性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确定静态危险度和降雨因子对山地灾害动态危险性影响的相对权重,最后采用因子叠加法实现了横断山区山地灾害的动态危险性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横断山区的发展规划和山地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1985、1995、2005、2015年4期Landsat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提取了小兴安岭地区湿地信息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采用动态度模型、重心迁移模型、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近30年小兴安岭地区沼泽湿地的面积变化及其变化速度、重心变化、土地利用转移和沼泽湿地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与1985年相比,2015年研究区内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12751.62km²,退化的湿地主要向林地和耕地转变;湿地重心整体向北偏西70.72°方向迁移;黑河大部分地区沼泽湿地变化率小于小兴安岭全区的变化率;伊春东南部及鹤岗全区的沼泽湿地面积变化动态度较高,湿地恢复和退化两极分化明显;沼泽湿地面积动态度受气温和相对湿度等自然因素影响,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人口等社会经济因素是沼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利用环空流速分布规律和边界层绕流理论,探讨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钻井液冲蚀岩屑床的临界流速。水平井大斜度和水平井段钻进时,环空岩屑因停泵而自然沉降形成岩屑床,通过对岩屑床表面颗粒进行受力分析和边界层绕流假设,结合数学推导得到床面岩屑颗粒所受钻井液表面切力解析式,建立床面颗粒临界启动解析模型。模型计算与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在不同井斜角和颗粒直径条件下,循环介质为清水时模型预测的临界启动流速与实验数据的绝对平均误差不超过7.06%。边界层绕流和环空流速是岩屑临界启动流速的重要影响因素。
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点云并通过点云格网化处理以及坡度值计算得到建筑物坡度特征,再结合研究区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升建筑物震害的提取精度
无摘要
目前对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表盐度变化的大尺度分析相对较少,作为海表盐度的观测卫星,其观测数据在分析海表盐度时空特征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了降低观测资料本身的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文本首先利用质量-距离双重加权方法生成新的高精度资料对印度洋及太平洋海表盐度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分布和纬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整体呈现低、高纬偏低,中纬偏高的态势,纬度极值随时间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然而时间最大值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呈现明显的以赤道为中心的近似中心对称分布特征。分析显示印度洋和太平洋盐度分布主要包括
内蒙古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黄河流域上游地区,是迁徙候鸟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2016-2018年调查了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种类以及不同生境和季节的鸟类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野生鸟类113种,隶属19目39科;与2011年相比,新增鸟类42种,未记录或减少26种;夏候鸟54种、旅鸟25种、留鸟24种、冬候鸟10种,分别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47.79%、22.12%、21.23%和8.85%,夏候鸟占绝对优势;(2)湿地生境分布的鸟类最多,有100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88.5%;灌丛有36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31.86%;林地有25种,占鸟类种数的22.12%;农田和居民区分布鸟种类较少,有22种和11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19.5%、9.73%;(3)不同季节鸟类种群数量差异明显,春季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多,有98种,数量多达上万只;夏季鸟类主要以繁殖鸟类为主,有78种;秋季鸟类有53种,冬季鸟类主要以留鸟和冬候鸟为主,有40种。研究结果
院川滇菱块是中国西南地震频发区袁分析区域地震时空对称结构袁进而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判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遥选取1950年以来菱形块体MS逸6.0地震数据袁运用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方法袁对区域地震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对称性进行研究袁并从太阳黑子尧地球自转等发震物理基础精细探讨遥结果表明院淤在地震趋势判断上袁2020年川滇菱块MS逸6.0地震可公度信号最强袁随机性概率为66.7%袁有可能发生较大震级地震曰于在时空对称性规律上袁川滇菱块MS逸6.0地震具有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对称性袁按震中两两分布的对称性和震中三角形旋转规律袁未来一次发生在金沙江断裂带或丽江要小金河断裂带可能性较大曰盂在相关物理基础上袁川滇菱块MS逸6.0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或谷值期袁上升或下降段发生频率相对较少曰同时袁川滇菱块MS逸6.0地震多发生在地球自转加速期遥可以判断未来3耀5年袁太阳活动仍处于活跃期袁地球自转也处于加速期袁两者与川滇菱块MS逸6.0地震发生的对应关系袁可在一定程度佐证重大自然灾害时空对称方法判断2020年尧2019年地震发生的可靠性遥
为提高中国救援队在国内外各类灾害事件中药品供应保障的效率,建立应急救援药品保障通用模块。检索近15年内灾害及突发事件疾病谱或灾害医学救援相关文献约150余篇,将疾病谱与应急药品真实情况采用Q型聚类分析,确定药品通用模块的品种与数量,通过网络信息处理与储存支持服务,将救援药品目录制作成能够随时查阅的二维码,方便查找追踪。初步确定近年来各类灾害的疾病谱与所占比例,搭建岀药品的通用模块以便应用于各类灾害救援,并将此系统应用于2019年中国救援队赴莫桑比克救援任务中,且于10月23日通过联合国国际救援队伍分级测评&INSARAGExternalClassification,IEC)。基于INSARAG构建的应急保障药品体系,可提高救援药品响应与筹备效率,为灾害救援提供快强有力的支撑。
灾害风险辨识是灾害有效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辨识体系与风险水平之间的非线性复杂关系使研究方法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闽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独特的“山-海”自然地理格局、起伏破碎的地形、高发的台风暴潮和极端短时降雨特征使其常遭受洪涝灾害侵扰。以闽三角为例,将生态服务价值纳入风险评价体系,构建基于GIS多准则评价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风险辨识方法,旨在完善评价体系的同时,弥补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的非线性缺陷和主观依赖,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该地区风险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格局,为灾害风险防控提供思路(结果表明:①基于GIS多准则评价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风险辨识方法能够系统准确的认知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水平与空间分布;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河口处、湾区,且人口、经济活动较活跃地区,城市化发展快速区与缓慢区相比,更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威胁;③洪涝风险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风险根据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分为“整体随机”“局部随机-邻域集聚”和“整体集聚”三种类型。最后根据风险特征将闽三角地区高风险分为“厦门集美版块”“泉州湾区版块”“漳州县区版块”,分
对琼东南盆地陆架区晚中新世以来的断层活动性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南海西北部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也对该区钻井平台的安全性评估、海洋工程勘查以及区域稳定性评价等有重要意义。研究区断层走向主要为NWW向,多数断层在晚中新世时期停止活动。通过对断层几何形态的统计分析以及使用高分辨率断层落差图法(T-Z图示法)对断层活动性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断层活动性在晚中新世末期(5.5Ma)发生转变;研究区南部的断层落差值大于北部;南部断层停止活动的时间较北部断层稍晚。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晚中新世末期研究区断层受构造应力变化的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断层活动性质发生了改变,由逆断层转为正断层。红河断裂带对琼东南盆地的构造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文章推测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变化是由红河断裂带的构造反转所导致,因为红河断裂带在5.5Ma时发生了走滑运动的反转,与研究区的断层活动性变化在时间和性质上相耦合。
引起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otalElectionContent,TEC)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而地震TEC扰动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文中尝试构建一个考虑了太阳活动与地磁活动影响的TEC非震动态背景场,对比分析TEC非震动态背景场和传统的滑动时窗背景相对于原始TEC值的残差情况,滑动时窗背景的残差存在明显的月周期与半年周期,该周期性残差将对后续的地震电离层异常探测造成重要影响。同时,利用非震动态背景场法与滑动时窗法探测了汶川附近研究点(30°N,100°E)2008年3月1日-9月26日长时间序列的TEC异常情况,发现在太阳活动、地磁活动等非震干扰的情况下,相较于传统的滑动时窗法,TEC非震动态背景场法很少检测出TEC异常扰动;而在地震发生前,基于文中的方法提取的TEC异常较滑动时窗法提取的异常强度更大、异常次数更多。最后,文中分析了汶川地区2008年5月12日、8月21日、8月30日3次地震前的TEC异常表现,均主要为负异常扰动,且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靠近赤道一侧。电离层电离层电
球化学观测手段,在我国很多省份进行了试观测。本项目实现逸出氢在高温自流井和土壤中的连续、并行观测,重点对痕量氢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差异性,并讨论温泉地热井逸出氢高值突跳异常的成因。经频谱分析发现地热温泉井中的逸出氢与土壤中逸出氢都存在日变,前者的浓度与井水位、水温有关,与地表环境因素无关,而后者主要受地表环境因素影响。庐江地震台地热温泉井逸出氢浓度的高值突跳来源于深部水体上涌过程中的气泡携带,为非震兆异常。
为减小结构震后残余位移,提高框架结构的震后可修复性,本文提出1种自复位耗能加固方法。以一典型框架结构为例,对比传统框架结构和采用自复位耗能装置加固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并研究自复位耗能装置各参数对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复位耗能装置加固框架结构可有效减小残余位移,但有可能增大结构内力响应;结构的残余位移随着弹簧刚度的增大而减小,结构的内力响应也随之增大;预拉力越大,结构内力响应增加越小,在实际工程中应对自复位加固装置的弹簧刚度和预拉力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优的自复位加固效果。
无摘要
为研究某超高层建筑巨型框架结构型钢混凝土巨型柱的抗震性能,利用装置,进行了截面尺寸破坏特征采用纤维模型法进行了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回曲线较为饱满,承载力下降缓慢,极限位移角超过型钢混凝土巨型柱两个工程轴方向性能相同,H凝土巨型柱;计算所得承载力与实测承载力符合较好
隔震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建造工况更为复杂的隔震工程随之不断涌现。系统深入研究复杂地震激励下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是隔震工程长期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也是隔震技术能够不断完善和推广的坚实基础。本文从复杂地震激励涵盖的多维地震、近场和近断层地震、行波效应以及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四个主要方面入手,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开展综述,探讨了复杂地震激励下隔震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