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氮量、绿肥还田及耕作方式对棉花产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氮量、绿肥还田及耕作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棉株生长的最佳土壤和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3年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西部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点(1981至今)进行三因素裂区试验,即:主区为施氮量,共设4个不同施氮量处理(0、34、67和101kg/hm2);覆盖作为裂区,设不覆盖和覆盖豆科绿肥(毛苕子)处理;耕作方式为再裂区,设免耕和传统耕作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棉株不同生育期生物量及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在不覆盖毛苕子情况下,棉花早期生长时的生物量和皮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高于67kg/hm2处理下,棉花的皮棉产量和品质并未表现出较好的结果。在覆盖毛苕子后,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可显著增加棉花皮棉产量,棉花纤维长度则显著减小。[结论]在不覆盖毛苕子的情况下,适氮(67kg/hm2)对促进棉花早期生长、增加棉花产量和减少生产投入有十分显著的作用。长期免耕并配合绿肥覆盖这一措施可以在棉花生产上进行推广运用以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