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范围调整的社会风险:生成机理、特征表现与防控策略
【摘要】 公共政策的制定处于一个风险高发和风险不确定性的随机环境中,公共政策引发公众对抗情绪甚至社会风险,取决于宏观社会背景影响下,公众对政府公共决策的理解及其公共决策对公众期待的回应程度。“双一流”建设范围的调整作为政府重大公共教育决策,关乎重大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隐含着诸多风险因素,决策不当产生的矛盾争议可能诱发社会稳定风险。其潜在风险的特点是影响面广,敏感度高;关注度高,期望水平高;复杂程度高,平衡难度大;风险级别高,连锁反应大。为防范可能风险,在“双一流”建设范围调整中我们应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前预判风险点;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正确引导社会心理预期,加强与民意互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调整工作,事前制定规则,增加透明度与公信力;扩大调整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兼顾各方的诉求与利益,让规则能够汲取充分的合法性;切实完善实施办法,让入选名单有动态调整,形成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