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针对坚硬顶板特厚煤层条件下综放面区段煤柱的留设问题,以宽沟煤矿W1123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方法,确定了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研究表明:基本顶破断与重复采动对煤柱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当煤柱宽度为5~10m时,煤柱内部应力较高,塑性区出现了联通现象且面积较大;当煤柱宽度达到13~20m时,煤柱内部应力分布状态较为平缓,应力峰值逐渐降低,塑性区占比迅速减小为28%、16%与6.3%。在考虑巷道稳定性以及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等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区段煤柱的留设宽度为15m,并且提出了“锚杆+锚索+锚网+钢带”的联合支护方式。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条件下区段煤柱的留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伴随现代工业进入互联网时代,机车检修行业作为传统铁路行业代表,如何利用现代化互联网信息工具,建立灵活、智能、高效的检修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简化管理流程、降低服务成本,最终达到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围绕以上内容详细介绍机车检修服务平台的基本结构、功能、后续拓展等问题。
为探索延时间隔对临近边坡爆破振动峰值速度、主频和信号中的能量分布等影响,在贵州某石灰石露天矿爆破施工现场进行爆破振动测试。采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不同延时间隔(25、42、65ms)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爆心距条件下采用65ms延时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最小,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0~62.5Hz的中低频带,但是不同频带中的能量占比略有差异。随着延时间隔由65ms减小至25ms,其0~15.6Hz频带的能量从54.01%增加至93.33%,15.7~62.5Hz频带的能量从45.61%减小至6.61%,即随着延时间隔的降低,其爆破振动信号能量往低频带集中,而该频带非常接近边坡的固有频率,对边坡稳定性不利。
本文主要针对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麦垛山煤矿井下热害严重的情况,阐述了如何结合降温地点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降温方案。结合矿井自身特殊地质条件,建立设计了一套矿井局部降温制冷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实际应用证明,该降温系统取得了良好的降温效果,对于煤炭行业高温矿井热害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摘要
为了预防煤矿斜巷轨道运输跑车事故,规范斜巷轨道运输安全设施设置和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对矿井斜巷轨道运输安全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完善,尤其对斜巷轨道运输保险绳的设置方式、连接方法、安全系数、长度、绳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纠正了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和经验做法,提出了斜巷轨道运输保险绳的具体设置要求,使基层单位辅助运输管理人员有章可循,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正确操作,避免了因保险绳设置、使用方面而引发的斜巷轨道运输跑车事故。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常规的人工叶片巡检已经无法满足运维需求。本文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在海上风电机组叶片巡检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出了具备航迹自主规划、多机协同、缺陷智能识别功能的智能化无人机叶片巡检方案,为海上风电叶片巡检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解决相邻工作面开采时煤柱大量变形、巷道维护困难等问题,针对海湾煤矿三号井与王才伙盘煤矿井田边界煤柱现场条件,对煤柱稳定性进行力学分析,计算了煤柱承栽强度与稳定性系数,确定了两个工作面所留设的边界煤柱都处于失稳和残余变形状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当采用切顶卸压处理后,在工作面二次采动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煤柱仅发生零星破坏,有足够的弹性区,且核区率达到65%左右,塑性破坏主要发生在采空区后方,2206工作面10m边界煤柱垂向应力最大为8.OMPa,小于煤柱极限承栽,因此煤柱能有效支撑上覆岩层重量并承受附加侧向应力的影响。
针对近距离下位煤层开采中巷道布置及支护技术展开研究。对近距离下位煤层巷道的布置方式及优缺点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下煤层巷道的合理错距;对下位煤层的巷道支护方式进行设计并提出分段支护设计技术,对不同种类的顶板进行支护设计。通过实践证明,这种运行方式可以使围岩的应力状态得到很大改善,能提升围岩的负荷能力,有效降低支护成本,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近距离下位煤层开采中做好巷道布置及支护十分重要,可以为类似矿区类似条件下近距离下位煤层开采支护提供参考。
针对目前煤矿使用的甲烷传感器存在精度低、稳定性差、易受其他气体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谐波检测技术的激光甲烷传感器,并详细分析了TDLAS(TunableDiodeLaserAbsorptionSpectroscopy)基本原理。对传感器的系统总体设计、激光器及控制电路、光电转换及前置放大电路、RS485电路、频率信号电路、系统软件设计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分别对催化甲烷传感器、红外甲烷传感器和激光甲烷传感器通入标准甲烷气样和柴油车尾气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激光甲烷传感器检测精度高、误差小、不受交叉气体的干扰,符合国家煤矿安全标准的各项要求,能进一步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为合理设计低温等离子体转化瓦斯制备甲醇实验,利用自制实验系统分析输入电压、放电频率、气体总流量、瓦斯中甲烷体积分数、水蒸气引入量对甲烷转化率及主要产物产率的影响,构建了甲醇产率与工艺参数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回归系数及目标函数求解。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75V、放电频率9.8kHz、气体总流量198mL/min、甲烷体积分数35.4%、水蒸气引入量31mL/min的条件下,甲醇产率最高,为2.47%,甲烷转化率为24.05%。各工艺参数对甲醇产率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输入电压、放电频率、气体总流量、甲烷体积分数、水蒸气引入量。该研究对低温等离子体转化瓦斯制备甲醇实验的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针对负高程差对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以复杂地形环境下土石方爆破工程中实测的爆破振动信号为基础,利用数据拟合方法和信号处理工具,对比分析有、无高程差2种情况下振动的强度、频率和功率方面的差异规律;并对爆破振动的负高程差效应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负高程差加速了质点峰值振速、主频和爆破振动能量的衰减。负高程差情况下,爆破振动能量集中在10~30Hz的低频区段,且3个分量的能量衰减快慢不同,垂向振动能量衰减最快。研究结果对地形起伏较大场地的爆破振动控制和提高爆破效率有重要意义。
针对煤矿井下特殊信道环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目标跟踪造成的约束和对量测数据的精确性造成的影响,设计了适用于井下巷道特征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分布式分簇目标跟踪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局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L0F)对量测数据中存在的异常点进行实时监测和更新最后结合交互式多模型滤波算法(IMM)实现目标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跟踪精度,平衡并降低了网络能耗。关键词:WSN;目标跟踪;分布式分簇;LOF;IMM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59(2020)05-0144-06LocalanomalydetectionalgorithmforundergroundWSNtargettrackingJINHua-ming,GUOQian-qian,SHIMing-quan,HAOJia-xing,CUILi-zhen(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
为了合理确定彬长矿区工作面采煤方法及工艺参数,在总结彬长矿区资源禀赋条件和实地调研了矿区内多对矿井生产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矿区内典型灾害种类及特征,深入分析了各灾害自身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灾害对开采活动的制约和影响;提出多灾害条件下工作面采煤方法和工艺参数的确定原则和方法。结果表明,彬长矿区的采煤方法宜采用放顶煤,且放煤高度受上覆隔水层高度的制约;综放面长度安全临界值一般在180m;工作面推进速度宜为3.2~4.8m/d;工作面推进长度一般在2.3km以内。
会,要求大家充分认识新集团新一步明确了工作要求。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建设始于之后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是先进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深度融合。集团设与大渡河智慧企业都涉及了物资管理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智慧企业物资管理相融合的讨论与分析的内容。
深入分析了煤矿液压支架系统污染源(系统自身污染、现场环境、配液水质、系统运行)及危害,通过对黄玉川煤矿226上工作面液压支架系统高压过滤装置堵塞进行研究,开展了滤芯整体宏观形貌分析、污染物溶解实验、污染物元素分析和配液水水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滤芯外部污染物为胶状颗粒和煤粉;内部污染物主要为铁锈、金属残渣、金属试件腐蚀物及少量残留泥沙等;铁、铝和钙元素质量含量分别为74.868%、10.218%和4.581%。
针对现代战场上对多层介质破坏难的问题,提出多层介质结构模型来研究多层介质的破坏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试验方法研究了介质性质、起爆方式、炸深对多层介质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波阻抗越接近,能量传递利用率越高;下端起爆方式更有利于多层介质破坏作用;多层介质存在一个最佳炸深。研究结果对提高多层介质目标破坏作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针对煤矿井下黑暗环境中无轨胶轮车司机视觉盲区大,无法看清车尾后方障碍物与车厢内人员活动情况,无法实时与车厢人员语音通话,导致经常在倒车或人员上下车时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高感光性图像传感器的低照度摄像头,通过增加红外补光灯提升了黑暗环境下的成像质量,同时,设计了视频控制箱、显示器和车载通信机,实现了倒车影像、车厢可视、行车记录、语音对讲功能,为司机安全驾驶提供了保障。经过工业性试验发现,在车厢内摄像头画面容易受人员衣服上反光条所反射的强光影响,另外,倒车摄像头容易受污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将是摄像头的强光抑制与自清洁功能。
针对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双马煤矿井下废弃油井影响区域煤层瓦斯治理问题,在分析工作面瓦斯来源及超限原因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工作面过马探废弃油井期间,通过采取综合治理对策,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本文介绍了由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汽轮机厂自主开发的高效灵活的660MW等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组,主要包括技术指标、总体配置、结构特点等方面内容。本机型应用了目前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系列成熟可靠的结构和技术,安装维护方便、运行高效灵活。机组热耗大幅降低,经济效益优异,为今后更高参数、更大容量汽轮机组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