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regression,LSSVR)模型在移动节点定位过程中存在难以确定最优参数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R模型的定位方法。通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构造节点定位的模型,自适应调整惯性权重以及学习因子来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寻优性能,并将其应用到LSSVR模型的参数优化中,避免参数选择的盲目性。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RS-SI)测距技术获得节点移动过程中的距离向量,将其输入LSSVR定位模型,估计出未知节点的坐标
以中国分布最广、形态变异复杂且分类上存在争议的木蓝属植物河北木蓝(IndigoferabungeanaWalp.)为研究对象ꎬ运用GIS技术从较大尺度上(17省28县29个居群)进行叶表型可塑性分析ꎬ利用表型可塑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对叶表型可塑性进行评价ꎬ并对叶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ꎮ结果显示:河北木蓝叶表型性状在居群间的变异大于居群内ꎻ叶长、叶柄长、最少小叶数、最多小叶数、小叶长、小叶宽6个叶表型性状均具有可塑性ꎬ其中叶长的可塑性最大ꎬ小叶数目的可塑性最小ꎻ年均降水量是对叶表型可塑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ꎻ6个叶表型性状与海拔均呈负相关ꎬ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ꎮ研究结果可为河北木蓝的分类、适应性进化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ꎮ
无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内栽培的长果秤锤树(SinojackiadolichocarpaC.J.Qi)、山白树(Sinowilso~niahenryiHemsl.)、夏腊梅(SinocalycanthuschinensisChengetS.Y.Chang)、紫茎(StewartiasinensisRe~hd.etWils.)和绒毛皂荚(GleditsiavestitaChunetHowexB.G.Li)5种迁地保育植物为对象ꎬ通过2008-2016年观察记录的初花期物候及整个花期长度的数据ꎬ研究花期的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迁入地武汉气候因子的相关性ꎮ结果显示:(1)从初花期来看ꎬ长果秤锤树的初花期每年提前125dꎬ紫茎的初花期每年推迟135dꎬ绒毛皂荚的初花期每年推迟122dꎮ(2)从花期长度来看ꎬ山白树的花期每年增加172dꎬ夏蜡梅的花期每年减少162dꎬ紫茎的花期每年增加032dꎮ(3)从花期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来看ꎬ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10
收稿日期:2019-10-21修回日期:2019-12-03发表日期:2020-05-10
墩柱是桥梁结构的主要承载构件,研究爆炸荷载在墩柱上的分布规律是分析爆炸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动态响应的前提。以圆截面桥梁墩柱为研究对象,基于LS-DYNA软件建立了桥梁墩柱的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炸药当量、爆心高度、爆炸距离和墩柱直径等影响因素,基于数值模拟得到爆心高度低于0.3倍墩柱高度,比例距离为0.5~2.1 m/kg1/3和墩柱直径为0.15~1 m时,爆炸荷载冲量沿墩柱高度和横截面方向上的分布。结果表明:沿墩柱高度方向,地面爆炸或爆心高度为0.1倍柱高时,墩柱前表面冲量近似“单线性”分布,当爆心高度距地面0.2和0.3倍柱高时,墩柱前表面冲量近似“双线性”分布;沿横截面方向的平均净冲量与其前表面冲量之比为常数。基于上述爆炸荷载冲量分布规律,进一步提出了爆炸荷载作用在桥梁墩柱上总净冲量的计算方法,从而为桥梁墩柱抗爆响应分析与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无摘要
经本文分析,至少在夏商时期,东南原始瓷产地在制瓷原料和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成为中国主要的原始瓷产地。近年来东南地区一系列的考古发掘,使得生产原始瓷窑址的年代上限可追溯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商代晚期在浙江、江西等地发展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原始瓷生产地。同时,夏商时期东南地区各原始瓷窑址在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外,各窑址也有一定的本地特点。
由于高光谱图像分类中现有的无监督波段选择方法无法计算出波段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在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高维度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精度粗糙集的贪婪无监督高光谱波段选择方法。首先利用变精度粗糙集定义了一种新的依赖度量,使得它对变精度粗糙集中误分类参数变得不敏感,从而充分利用波段之间的相似性。其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别准则,找出未选择和已选择波段子集中具有较高和较低的相似性值的波段。然后,采用一阶增量搜索法,逐条选择出所需的信息波段,从而避免大量信息的产生,减少计算复杂度。最后通过使用三个高光谱数据集将所提出的波段选择技术与五种最新技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对所有数据集均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且在50%标记像素条件下平均分类精度相对于所有像素点平均分类精度分别仅下降了1.9%,3.1%以及4.1%。所提方法能够保证良好的分类性能与数据集泛化能力,并且对参数具有鲁棒性。
为了提高各类资源利用率,在分析基础设施服务层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以高效解决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贪婪算法能够满足时间方面的要求,进化算法能够满足时间、单个资源利用0-1背包问题为靶向的通用逐步优化策略;设计时间复杂度分别为多项式级别的基于贪婪算法、进化算法、线性规划算法的通用逐步优化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得出基于3类优化算法的通用逐步优化策略率和整体资源利用率3个方面的要求,线性规划算法能够满足单个资源利用率和整体资源利用率2个方面的
豆腐作为我国传统食品,其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但目前市场上的豆腐还是以经验式小作坊生产为主,难以保证豆腐质量和品质的均一性。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是影响豆腐品质的重要因素,然而,水分与蛋白质的传统检测方法过程繁琐,耗时、费力,无法及时指导生产。因此,探索豆腐制备过程中水分和蛋白质分布的快速、无损、定量描述方法,可为精确调控豆腐制备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检测豆腐形成过程中豆浆、热浆、凝胶、豆腐四种不同状态下水分与蛋白质含量变化并实现其含量分布可视化。采集每种状态下120个样品在432~963nm波段范围内的高光谱图像,利用EN-VI软件选取感兴趣区域并计算样品的平均光谱数据。采用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scattercorrection,MSC)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光谱噪声影响。用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定量模型,比较发现豆浆、热浆、凝胶、豆腐样品的PCR模型对与水分和蛋白质的预测结果均低于PLSR模型。选用PLSR模型作为最优模型,
无摘要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是近年在我国兴起的支撑应急准备能力建设的一种方法和思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的预案体系管理、应急演练设计、应急体系规划等应急准备行动。但是,随着相关研究和应用的逐年深入,如何将其进一步总结、凝练,进而发展成为突破层级和业务领域的标准化风险管理方法是当前应急管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首先,从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入手,总结回顾目前国内外情景构建相关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其次,在情景构建理论体系和应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围绕“综合风险评估和专家观点的情景主题筛选”“基于专业知识和真实案例支撑的`故事化`表达”“基于通用应急任务清单支撑的任务梳理”和“基于任务驱动的风险沟通机制”4个核心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最后,结合目前我国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情况,从情景构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基于标准的情景构建实践工作出发,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可为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标准体系的建立与推广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借鉴。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技术方法;核心问题
本文针对一类恶性肿瘤增长模型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定性分析要对该模型的平衡点存在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微分方程分支理论分析得到模型在平衡点处.分支的存在性最后,利用Hopf
设计了一种在预应力钢绞线中心丝上设置倾斜凹槽封装光纤光栅的自感知钢绞线,以解决体内预应力钢绞线其它传感器无安装空间,易碎断导致封装成活率低以及监测量程不够等技术难题理论分.析了不同凹槽倾角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监测应变与钢绞线应变,根据复合材料剪滞模型理论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应变关系以倾角为变化参数,研制了系列光纤光栅自感知钢绞线,并对其进行张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扩大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监测量程,.采用该技术,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100%,同时将光纤光栅的理该技术实现了对体内预以内.当倾斜角度为某高速公路预应力箱梁的施工张拉及服役进行实时监测,传感器成活率为论及标定应变关系与现场张拉及二次张拉的数据进行对比,误差均在应力钢绞线施工张拉和服役全生命周期的监测
通过高频率分辨率的光矢量网络分析法测试氮化硅微环的相位特性可以实现对延时量的间接测试。但测试系统中的相位噪声、激光载波频率波动、信噪比等因素会影响氮化硅微环芯片延时谱的测量稳定度。实验分析这些因素对氮化硅微环延时谱测量的影响,并通过测试系统优化和数据处理实现了延时分辨率为10ps、消光比分辨率为0.04dB的高分辨率测量,为氮化硅微环在微波光子波束形成系统中的测试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介绍了相机航线设计的设计原则,推导分析了相机航线设计关键参数的计算公式,对该相机航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相机在岛屿测区不同比例尺的航线设计方实践表明,充分理解设计参数意义,应用该方法设计航线,提高了航线设计效率,航线设计更科学,达到节约航线设计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法摄成本的目的A3。。。
无摘要
经过90年的发展,中国动物考古学业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与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化和扩展紧密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自然科学方法不断纳入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体系,中国动物考古学逐步形成一条多学科合作之路。本文系统回顾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古DNA研究和有机残留物分析等自然科学方法在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应用和发展的历史,并依次对它们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重点推介。笔者对中国动物考古学的多学科之路的前景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认为需要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扩展和深入研究内容,从而更好地由资源、生业和技术的角度揭示古代人类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历史。
无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