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无摘要
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对苏州河、黄浦江4个固定站点的表层水样进行逐月采集,测定溶解态有机碳(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和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organiccarbon,POC)的含量,结合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matter,TSM)和稳定碳同位素(δ13C)等参数,研究有机碳的时空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苏州河非汛期时上游DOC质量浓度(4.52±0.48mg·L–1)明显高于下游(3.66±0.32mg·L–1),而汛期上下游DOC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推测在汛期与非汛期DOC在上下游输送过程中的停留时间不同可能是DOC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苏州河汛期颗粒物δ13C(–29.1‰±1.0‰)比非汛期(–28.1‰±0.6‰)更负,表明汛期浮游生物的生长对POC贡献更大.苏州河汛期与非汛期POC质量分数(POC%)则无明显差异,但非汛期POC%平均值(6.01%±2.27%)略高于汛期(4.10%±0.99%).黄
为了解放射性气溶胶垂直分布情况,优化气溶胶监测及防护措施,在相同条件下,采集4组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131I气溶胶样品,通过γ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31I气溶胶浓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按指数衰减规律衰减。提示,应优化放射性工作场所气溶胶监测及防护措施。
针对传统网络课程实验平台依赖验证操作、实验结果难评判、缺少操作数据分析等问题,提出面向软件定义网络课程的自动化评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描述了支持具有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实验平台架构,阐述了支持开放化、多元化的实验方案与实验操作自动化评测引擎的设计,收集并分析了实验操作的错误或故障处理数据,描述了基于CVM和KVM的差异化方案,通过“SDN拓扑搭建和OpenDayLight操作”展示实验平台的系统方案。
不同取样方法获得的同一饱和软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软土地区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为依托,采用岩芯管包样、厚壁取土器、敞口薄壁取土器等3种取样方法,对采取的软土土样开展室内对比试验。基于室内试验成果,从物理力学性质角度对比分析了3种取样方法下同一指标之间的规律性及差异性;在对试验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取样方法下饱和软土结构组成变化,对指标差异性的内在机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包样和厚壁样的物理性质指标基本一致,抗剪强度指标高于薄壁样2.1%~20.3%;与薄壁样相比,包样和厚壁样的含水量、孔隙比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均为10%左右,密度有小幅度增大,幅度约为3%,抗剪强度指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6.9%~68.3%;取样方法引发饱和软土固、液组成成分的所占比例的变化是导致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首次发现了白眼超点阵同心圆环发光斑图。采用光电倍增管和高速照相机等仪器对该斑图的时空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斑图由奇数圈的点阵圆环和偶数圈的白眼圆环嵌套而成。将奇数圈的点阵记作O(Oddnumber,O),偶数圈的白眼中心点记作E(Evennumber,E),白眼晕记作H(Halo,H)。O在电压上升沿的第一个脉冲全部放电且在电压下降沿部分放电,H在电压上升沿的包络处放电,E在电压下降沿放电。用两个光电倍增管对O和E的时间相关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O与E在电压下降沿的放电顺序随机。用高速录像机拍摄的瞬时照片表明该斑图的每个体放电都伴随着沿面放电。H在奇数圈的随机放电导致了部分O在电压下降沿的放电,沿面放电对壁电荷的重排作用导致了O与E放电顺序的随机性。关键词:发光斑图;介质阻挡放电;沿面放电;壁电荷
多巴胺在弱碱性环境下可以自发聚合形成天然高分子聚合膜,制备方法简单,实验条件温和,且其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氨基,可以引入功能性基团。基于此,制备了一种聚多巴胺分子印迹膜(MIP-PDA),在其表面原位还原生长金纳米颗粒(AuNPs),构建了具有SERS活性的AuNPs/MIP-PDA基底材料,并系统考察了多巴胺浓度、聚合时间对PDA膜的影响,以及AuNPs生长密度对分析物SERS的影响。制备的SERS传感器可以实现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选择性检测。
针对当前我国油田开采难度大、经济效益较低等问题,建立以利润最大化为优化指标,以年度增油目标、增液目标、增注目标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油田开采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双种群协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优化模型.该算法通过双种群协同进化策略扩大搜索空间,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结合Lévy飞行保证种群多样性,提高算法收敛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求解油田开采优化模型,可优选出满足目标和约束条件的结果.
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ꎬ)过程中ꎬ随着矩阵维数的增加ꎬ的计算量呈指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SVD数型增长ꎬ从而降低了算法运行的实时性ꎮ针对这个问题ꎬ基于基于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线设计思想ꎬ能够提高于SVD数值计算方法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的逻辑设计ꎬ该逻辑设计采用并行的全流水平面旋转变换的运行速度ꎬ进而加快任意维矩阵奇异值分解的计算速度ꎮ分析了基算coordinaterotationdigitalcomputer算法的基本原理ꎬ并具体说明了基于的数值计算过程ꎬ介绍了Hestenes~JacobiCORDIC方法的JacobiꎬHestenes~JacobiSVD法的Jacobiꎬ平面旋转模块的设计ꎬ利用)上运行该逻辑设计单元ꎬ与CORDICCORDICVerilog语言实现设计并验证ꎬ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软件的运行结果进行对比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ꎬ该结构能够减少计FPGAarray算时间ꎬ适应高速数据处理的要求ꎮ
为了实现强背景噪声环境下交流接触器的噪声测量,开发基于振速法的噪声测量系统.首先,在消声室内,通过激光测振仪和传声器分别采集大量相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的振动信号和声压信号,计算并提取辐射指数.然后,测量一定数量相同型号的交流接触器运行时的表面振动,通过振速法,求得其噪声值.最后,将求得的噪声值与声级计的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交流接触器的噪声为30~50dB时,两种方法的测量误差为±1dB;该测量系统能够通过振动强弱求得噪声值,并准确判定合格与否,不受背景噪声的影响.
中国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砂岩型铀矿中,普遍发育蚀变钛铁矿(TiO2)与铀矿物空间赋存关系密切的现象,为放射性含铀废水处理材料与方法研究提供了新线索与地质依据。为提供一种可用于含铀废水处理的材料及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砂岩型铀矿为例,通过砂岩型铀矿中蚀变钛铁矿与铀矿物空间赋存关系的分析,结合环境领域广泛应用的TiO2光催化还原技术,提出了蚀变钛铁矿的吸附-催化还原聚铀机理,并结合实验研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不仅具有吸附与催化还原双重聚铀属性,还可叠加光照与铀衰变能催化还原的效果,达到含铀废水处理及铀资源回收的目的。因此,可将纳米TiO2作为含铀废水处理的材料。
黄河水下三角洲位于半封闭的渤海内部,海底沉积物中重金属Cu污染严重,且该区域多发风暴潮,引起沉积物再悬浮甚至液化,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Cu重新释放进入海水中。本研究以黄河口粉质土作为底床,采用室内波浪水槽试验模拟重金属Cu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通过静态扩散、底床未液化状态下再悬浮以及底床液化状态下再悬浮3种方式进入上覆水体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上覆水体中重金属Cu的浓度分布与悬浮泥沙浓度分布密切相关,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沉积物液化会明显促进重金属Cu向上覆水体中释放,底床液化再悬浮阶段上覆水体中溶解态Cu的浓度为静态扩散阶段的18倍,为底床非液化再悬浮阶段的11倍;此外,底床液化会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Cu向深处扩散,扩散深度约为沉积物液化深度的一半。
文本分类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核心任务之一,深度学习的发展给文本分类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在长文本分类中的优势和不足,该文提出一种文本分类模型,在层次模型基础上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来关注文本中的重要部分。首先,按照文档的层次结构分别对句子和文档进行编码;其次,在每个层级分别使用注意力机制。句编码时在全局目标向量基础上同时利用最大池化提取句子特定的目标向量,使编码出的文档向量具有更加明显的类别特征,能够更好地关注到每个文本最具区别性的语义特征。最后,根据构建的文档表示对文档分类。在公开数据集和行业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具有层次结构的长文本具有更优的分类性能。
随着新型微加工工艺的发展,传统的锥型光纤发展派生出数千种不同的微结构光纤.其中,S型光纤锥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抗电磁干扰以及可以直接嵌入结构化系统的灵活性得到了迅猛地发展.随着对S型光纤锥研究的深入,基于S锥的各种结构和功能的光纤传感器不断地被提出,用于测量温度、应变、折射率、湿度和磁场等,不仅丰富了光纤传感器的种类,更加深了人们对传感机理的认识.本文全面回顾了S型光纤锥的研究进展,包括传感原理、制备方法、各种传感结构组合以及传感应用等,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结合钟差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化率的T-S模糊神经网络(TSFNN)钟差预报模型。首先计算相邻历元间钟差的变化率值并对其进行建模;然后利用TSFNN模型预报钟差变化率值,再将预报的变化率值还原,得到钟差预报值;最后,通过算例将本文所建模型与IGU-P产品、二次多项式模型(QP)及灰色模型(GM(1,1))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变化率方法后,TSFNN模型预报的精度和稳定性分别提高了69.8%和76.3%,而且与IGU-P钟差产品相比,预报的精度高出约10倍,同时模型预报的效果优于两种常用模型。因此,该模型可以实现卫星钟差较高精度的预报。
针对如何优选出三频BDS最优载波相位线性组合观测量的问题,基于三频GNSS载波相位组合观测量理论,本文提出最优组合观测量选取的模糊聚类分析法。首先构建满足超宽巷组合和窄巷组合条件,且具有不同巷数、电离层数及噪声放大因子的三频BDS组合观测量,并假定各参数均为最优值的理论最优组合观测量;然后对满足条件的超宽巷组合和窄巷组合用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排序;最后根据各组合观测量与假定的最优组合观测量聚为一类的先后顺序,确定三频BDS最优组合观测量的选取顺序。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法通过组合观测量的聚类排序,实现了最优组合观测量的筛选。无几何TCAR算法也验证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非能动安全系统能够极大减轻事故工况下对柴油发电机、水泵等能动设备的依赖,已在第三代核电技术中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小型堆的安全性,针对6个非能动安全系统提出初步设计方案。本文使用RELAP5和MELCOR程序建立分析模型,包括主系统、部分二回路系统和安全壳系统,以模拟大破口失水事故工况及全厂断电工况下的堆芯及安全壳响应。结果表明,当前非能动安全系统的协同运行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事故。在大破口失水事故工况下,燃料包壳峰值温度、安全壳压力和温度不会超限,且有较高的安全裕量;全厂断电工况下,压力容器不会被熔穿、安全壳不会发生早期或晚期超压失效,且安全壳内不存在氢气燃爆转变和爆炸的风险。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地表覆盖与更新是地理国情监测、环境变化评估、生态系统保护等不可或缺的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制图技术已成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但因地物光谱、纹理及时相等特征复杂性,地表覆盖更新数据往往存在错分、漏分,从而导致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现有地表覆盖更新数据不一致性探测主要以人工检查为主、部分自动化为辅的方式,生产实践中需要大量的作业人员与时间,缺乏行之有效的不一致性自动化探测工具。本文研究分析了栅格地表覆盖更新数据不一致性检查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复合逻辑量词的栅格空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置信区间的更新期地表覆盖错分目标初判规则构建,以及利用空间约束多重匹配的更新期错分目标后验判断,形成了“关系-规则-判断”的地表覆盖时空目标不一致性探测体系。试验以山东临朐、垦利GlobeLand30数据为研究对象,经与统计一致性检核方法对比分析、参照真实地表影像数据,实现了地
针对舱内爆炸载荷形式复杂、作用时间长、缺乏有效的简化描述方法的问题,首先采用显式动力学计算程序开展了内爆载荷作用下钢板动态响应的数值计算,在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金属板的内爆载荷饱和冲量。通过对216种不同爆炸载荷加载时长与金属板响应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内爆炸载荷作用下结构最大变形所对应的饱和时间计算经验公式,并给出了饱和时间的无量纲系数建议值。考虑到内爆载荷初始冲击波的影响,结合爆炸载荷饱和作用时间的规律,提出了封闭空间爆炸载荷的矩形载荷等效方法,对比了18组简化载荷与耦合载荷分别作用下钢板的动力响应,验证了等效方法的有效性。
无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