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无摘要
总悬浮物(TSM)是海洋水质和水环境评价的主要参数之一。舟山海域位于杭州湾边缘,泥沙含量多,总悬浮物长期处于高浓度状态,其分布与动态变化对近岸水质、水循环以及该区域的渔业、旅游业都有较大影响。Landsat-8卫星影像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空间分辨率高、便于获取的光学信息,可以为舟山海域的TSM观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利用舟山近岸海域实测TSM吸收系数ap(440)和水面光谱,开发了基于Landsat-8反演TSM的最优模型,发现基于近红外和蓝色波段比B5/B2的S-函数和线性函数模型反演精度较好,相对于线性模型,S-函数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该模型形式为ap=3.72/(0.009+e-5.249B5/B2),克服了常用函数模型(如线性、对数、指数函数)应用于实际卫星影像时出现光谱幅度范围受限的困难。海岸带内陆复杂水体水色遥感的另一难点是大气校正,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采用某种大气校正模型,但该模型不一定适合研究水域,从而使得校正结果并不一定是最优的。在本研究中,验证比较了FLAASH,6S和ACOLITE三种大气校正方法面向Landsat-8水色反演的校正结果,发现ACOLITE方法获取的光谱形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的核心科学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运动和新物理前沿的研究ꎮ通过大面子积铺设子探测器极大地降低宇宙射线背景ꎬ从而提升高能伽马射线探测的灵敏度ꎮ作为LargeHighAltitudeAirShowerObservatory探测器的核心部件之一的光电倍增管负责接收水中的切伦科夫光子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ꎬ因此ꎬ光电倍增管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抽样测试结果表明ꎬ光电倍增管的各性能达到子探测器的性能ꎮ稻城实验室子探测器的指标要求ꎬ与批量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2%μꎮμμ2%
紫外像增强器作为导弹紫外告警系统、紫外预警系统以及各类紫外辐射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参数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图像质量。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研制紫外像增强器分辨力校准装置,校准装置所用紫外光源是波长范围为200 nm~400 nm的紫外光,相对应的分辨力靶、滤光处、光学成像系统均要求能够透射紫外光,由于紫外波长较短,容易引起散射效应而产生大量的杂散光,设计的分辨力靶采用紫外级石英,紫外光学成像系统采用透射式结构,选用同轴共轭透镜作为紫外光学成像系统。实验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验证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5%。
无摘要
针对传统灰色模型在形变监测中数据序列拟合和预测精度不理想的情况,提出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分数阶算子EGM(1,1)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选择拟合EGM(1,1)平均相对误差最小的分数阶次,构建最优分数阶算子EGM(1,1)模型。用典型的变形监测数据验证优化模型,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对变形监测数据的拟合和预测都达到较高的精度,说明优化模型在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蒙古族传统木质摆件工艺品以蒙古族草原游牧生活为模仿对象,将牧民生产、生活实物微缩制成摆件工艺品,历经长时期的发展,其制作技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是有诸多创新.作为内蒙古地区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特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考察了该技艺中具有代表性的木质蒙古包摆件的制作工艺,并对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针对光场相机特定透镜结构及透镜边缘像素混叠导致获得的光场多视角图像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引导滤波的光场去马赛克算法。首先用白图像及透镜掩膜信息重新加权基于梯度的无阈值(GBTF)算法重建G图像,然后使用重建的G图像对R/B图像进行双引导重建R/B图像,最后将重建的R、G、B图像组合为全彩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先进去马赛克方法相比,指标CPSNR提高1.68%,指标SSIM提高2%,并且本文方法得到的光场多视角图像具有清晰的边缘和较少的颜色伪影。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51-2018年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筛选经过江苏的热带气旋个例,发现历史上所有经过江苏的热带气旋都发生在夏秋季节。基于春季130种气候信号指数,利用C45决策树算法建立“台风是否经过江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C45算法的决策树能够较为直观且准确地对每年“台风是否经过江苏”进行预测。利用1951-2000年(51a)的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学习准确率达到82%,利用2001-2018年(18a)的数据样本对模型进行泛化能力测试,测试准确率达到833%,最后利用2019年第9号热带气旋“利奇马”经过江苏的事实进行个例检验,符合决策树规则C。可以证明C45算法对“台风是否经过江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通用性。
为提高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并实现具有优良发光性能量子点固体材料的制备,采用高温熔融方法成功地在硼硅酸盐微晶内部制备了CsPbBr3量子点,得到CsPbBr3量子点微晶。通过SEM扫描电镜测试分析量子点微晶的形貌特征;通过荧光光谱、CIE色度坐标分析其荧光特性。SEM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在微晶表面及内部均匀分布着粒径为10nm左右的CsPbBr3量子点,实现了硼硅酸盐微晶对CsPbBr3量子点的有效包覆。荧光光谱测试表明,CsPbBr3量子点微晶表现出宽的激发光谱,且可以在360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实现较强的517nm绿光发射。发射光谱及CIE坐标表明在400℃高温环境下该CsPbBr3量子点微晶材料仍能保持优异的光学性能。该量子点微晶材料的成功制备为钙钛矿材料在新型固体发光材料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关键词:CsPbBr3;硼硅酸盐;量子点;钙钛矿;发光性能
大气温度作为大气探测领域的基本参数,获得高精度大气温度廓线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利用自行研制的偏振高光谱激光雷达实现了边界层内大气温度的全天时、高信噪比测量,提出了利用拼接法进行高光谱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的数据拼接和融合,实现了二者的优势互补。结果表明:偏振高光谱激光雷达可实现3.5km以下的大气温度有效探测,其误差主要在±2K内,微波辐射计在3km以内探测误差较低,而在3km以上误差在-4K~-2K,经过拼接后,在3.5km以内误差为±1K,相关性由拼接前的0.95提升到0.97。结果表明高光谱偏振激光雷达可有效进行边界层内大气温度的探测,经过与微波辐射计的融合,即可解决激光雷达的盲区问题,又可提升微波辐射计的探测精度。
蕴含语义、句法和上下文信息的语境词向量作为一种动态的预训练词向量,在自然语言处理的下游任务中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在机器译文质量估计中,没有相关研究工作涉及语境词向量。该文提出利用堆叠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将BERT语境词向量引入神经译文质量估计中,并通过网络并联的方式与传统的译文质量向量相融合。在CWMT18译文质量估计评测任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融合中上层的BERT语境词向量均显著提高了译文质量估计与人工评价的相关性,并且当对BERT语境词向量的最后4层表示平均池化后引入译文质量估计中对系统性能的提高幅度最大。实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融合语境词向量的方法能利用译文的流利度特征来提高翻译质量估计的效果。
苏巴什佛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外的重要节点,对其出土遗物的研究为分析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贸易的流通与繁荣提供重要借鉴。本工作采用X光照相、X射线荧光、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科技分析手段,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苏巴什佛寺发现的两枚金属制品的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确定一枚样品为西突厥打戳铜币,一枚样品为仿银金属制品,表面使用了自然铝。文章的分析结果对于研究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西域诸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中原与西方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具有很强环境适应性的机会致病菌,感染后通常很难治愈从而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聚胺类化学物质在很多种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且在细胞内发挥多种重要的功能.铜绿假单胞菌PAO1可以利用聚胺类物质作为菌体生长所需的唯一的碳源和氮源,亚精胺脱氢酶(SpdH)在铜绿假单胞菌亚精胺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可溶性SpdH蛋白,并经过多种方法纯化后筛选获得了蛋白质晶体,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收集到分辨率达到0.185nm的衍射数据,并使用HKL2000软件对衍射数据进行了处理,这些数据为SpdH结构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要要:::为了在探测器数目有限的欠采样条件下提高三维光声重建图像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先验信息加权的稀疏重建算法.利用待成像组织的结构先验信息对传统交替方向算法的迭代过程加以约束并对算法流程进行改进,将重建结果与最小平方QR分解法以及传统交替方向法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欠采样条件下能够有效地抑制伪影,重建出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更高的三维光声图像.
无摘要
为了解决爆破作业对近距离埋地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对高饱和粘土中爆炸波作用下聚乙烯(polyethylene, PE)管道进行了一系列管道动态响应的原型实验,得到了不同药量下管道动应变、动压力的实验数据和管体及地面的振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PE管动应变峰值同比例距离具有良好的幂函数衰减关系,在6~11 m/kg1/3比例距离范围内,PE管的环向峰值应变衰减指数(绝对值)比轴向峰值应变衰减指数大;管道动态响应的主振频率略高于土体的主振频率,两者在同一量级,管道合成速度衰减指数大体和管道轴向应变衰减指数相当;压电陶瓷片所测得的电压信号和同测点的应变变化率信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高饱和黏性土由于含水量较高,近距离柔性PE管因受到局部冲击会产生较大的环向应变,管道安全计算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大,环向应变水平降低,轴向应变水平相对增强;压电陶瓷片因为具有良好可靠的动态性能,作为埋地管道现场监测的技术手段值得采用和推广
某欧洲压水堆(EuropeanPressurizedReactor,EPR)核电机组中钴自给能中子探测器(Co-SelfPoweredNeutronDetector,Co-SPND)的热中子灵敏度性能存在在低功率平台(25%NP功率前)无法被校验和正常运行期间无法被实时在线校验两个问题。基于Co-SPND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反应堆堆芯中径向对称布置的特点,采用对称位Co-SPND探测器输出电流相互比较得出的相对热中子灵敏度比Cij作为其热中子灵敏度的在线监测参数,并在某EPR核电机组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对此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和验证。这一相对热中子灵敏度比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在线监测堆内对称布置的其他类型SPND探测器的热中子灵敏度。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本征ZnO,Cu、Fe单掺杂和Cu-Fe共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显示:Cu掺杂属于p型掺杂,Fe掺杂属于n型掺杂,单掺杂时Cu-3d态电子和Fe-3d态电子均在禁带形成杂质能级,从而提高ZnO的载流子浓度,改善ZnO的导电性能,而Cu-Fe共掺杂时ZnO半导体进入简并态,呈现金属特性.掺杂后的ZnO介电函数虚部变化主要集中在低能量区域,光谱吸收系数及反射率曲线发生红移,其中本征ZnO对太阳光谱有较好的透射性,Fe单掺杂和Cu-Fe共掺杂ZnO对可见光谱有相似的吸收效果,而Fe单掺杂ZnO对近紫外区域的光谱透射率更小,适用于制备防紫外线薄膜.
全面梳理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历史过程,重点考察了工程的预研究、选址和建设历程,分析了围绕工程开展的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以及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对我国地质学、钻探技术以及地球深部探测的推动作用。最后,从工程预研、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国际合作、自主创新、知识提炼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