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无摘要
目的提高硫脲咪唑啉类缓蚀剂在CO2/H2S共存体系中的缓蚀效果,并揭示缓蚀机理。方法利用丙炔醇对硫脲基咪唑啉(TAI)进行改性得到双炔丙基甲氧基硫脲基咪唑啉(DPFTAI),通过动态失重试验、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分析其腐蚀性能。采用MaterialStudio7.0软件模拟计算其分子轨道能量、Fukui指数、表面相互作用力和吸附状态、缓蚀剂分子与侵蚀性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等,验证DPFTAI的缓蚀效果。结果在不含H2S的条件下,TAI和DPFTAI的缓蚀效率均高于93%,当含有2000mg/LH2S后,DPFTAI的缓蚀效率仍高达91.96%,且比TAI高出18.22%。模拟计算表明,DPFTAI有3个吸附中心,分别为其咪唑啉环上的2个N原子和DPFTAI分子侧链上的S原子,其与铁表面的相互作用能为29.66kcal/mol,而TAI只有一个吸附中心,为其分子上的S原子,其与铁表面的相互作用能为22.46kcal/mol;DPFTAI周围的HS–浓度明显大于TAI周
为解决三体船阻力性能预报实验成本昂贵且仿真模拟工作量较大的问题,针对以军舰DTMB5415为基础船型提出的高速三体船,对于基本数据库中29条包括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及化学品船各相关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了单体船在不同Fr下阻力系数的经验估算公式。又辅以计算机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三体船模型,验证回归公式应用于三体船阻力性能预报的可行性。本文预报方法对普通船舶快速性能计算适用性强,为计算机辅助三体船布局优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截至2020年7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已导致全球超过1700万人感染,但其传播途径仍存在争议.呼吸道是病毒飞沫的重要来源,研究飞沫在呼吸道的沉积规律有助于明确它们的产生位置及不同粒径飞沫在新冠传播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本文构建了人体呼吸道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模拟的方法研究了30L/min(正常呼吸)、60L/min(说话)和180L/min(咳嗽)等稳态呼气工况下,由咽、喉和气管等病灶位置释放的飞沫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咽、喉连接部位释放并能逃逸到体外的飞沫最大粒径是20µm(30L/min)或10µm(60~180L/min),声带或气管底部对应的临界粒径都是7µm(30L/min)、5µm(60L/min)或3µm(180L/min);由于喉部射流的存在,喉部和咽、喉连接部位是最重要的飞沫沉积位置,鼻腔对小粒径飞沫的沉积也有重要作用.口腔可产生直径数百微米的飞沫,但口腔并非病灶,这些飞沫携带病原
文章提出了利用风电输出特征对微电网进行频率控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电网一、二次调频的双时间尺度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风机虚拟惯性与桨距角调整两种输出控制方法,并讨论了此两种方式在时间尺度上与电网一、二次调频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风机虚拟惯性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桨距角调整参与二次调频的混合频率控制方法。最后以风、光、柴微电网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热防护问题,开展了顶部加热和底部加热水平圆管内超临界压力正癸烷换热的模拟研究。探究了两种加热模式下的换热特征和换热差别,阐述了通道外表面热通量、质量流速、运行压力及通道热导率对换热的影响机制。实现了周向平均换热的预测。结果表明:两种加热模式下的浮升力作用不同,通道内壁面周向呈现了不同的管壁温度和热通量分布情况。顶部加热时随周向角增大传热恶化逐渐减弱,底部加热时二次流更强,周向始终存在传热恶化问题。高温流体拟膜态热阻是传热恶化的原因。采用高热导率通道、增加运行压力、降低热质比可以缩小周向壁温和热通量差别。提出的关联式能合理预测周向平均换热情况,满足热防护设计的工程应用。
针对6-PSS型并联机构,通过研究其正向运动学,利用各支链铰点在动坐标系、静坐标系和滑块铰点坐标系3种坐标系下的位置关系,推导出6-PSS型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得到一种简明的运动学正向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元牛顿法和最速下降法的组合数值方法,并运用数值分析理论和计算机机器算数思想,最大限度提高收敛速度和减少单步迭代计算量。最后,编制了机构运动学的正向求解程序,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组合数值方法不仅可以更加快速地收敛到真实解,还能降低对初始估计值的依赖,扩大收敛范围,可以有效应用于该型并联机器人系统。
针对汽车对连续、快速和稳定的车轮滑移率跟踪控制的需求,提出基于自适应快速终端滑模的车轮滑移率跟踪控制策略.基于Burckhardt轮胎模型建立车轮滑移率跟踪控制模型,将模型简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成复合干扰项,将轮胎侧向力对纵向力的影响考虑成未知参数.利用双曲正切函数和终端吸引因子设计改进的跟踪微分器,平滑车轮滑移率跟踪误差和估计车轮滑移率跟踪误差的一阶导数.以车轮滑移率跟踪控制模型和改进的跟踪微分器输出为基础,基于自适应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理论,设计对复合干扰项具有强鲁棒性的车轮滑移率跟踪控制律;基于投影算子理论设计自适应律来实时补偿未知参数,利用LaSa
为了给实际工程中镁质水泥复合固化剂对有机质土的加固效果提供评价依据,以镁质水泥固化土(TZ18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有机质、水、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以及龄期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Z18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二次函数形式降低,随水和固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分别呈幂函数形式降低和提高,随龄期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形式增长.基于此规律,建立TZ18固化土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任意有机质、水、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以及龄期下的TZ18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针对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中特征提取困难和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低的问题,从图像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雷达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基于信号时频分析,利用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VAE )提取时频图像的深层特征,并采用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获取特征中的主成分,最后将特征送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在识别效率和抗噪声性能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传统算法。当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为0 dB时针对6个辐射源进行识别,可获得93%以上的识别率。该算法特征提取简单、系统实时性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在理清高新技术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200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演变趋势和“东高西低”的地区差异;技术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高于经济转化阶段,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技术研发能力更强,而京津地区在经济转化阶段更具比较优势;异质性产业通过创新要素耦合、技术波及与溢出效应等作用于区域创新效率,且能有效解决创新过程的脱钩问题;长三角地区能通过产业协同集聚实现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为探讨普通冷藏与冰温贮藏对枣果品质、抗病性的影响与差异,试验以新疆若羌冬枣为实验材料,采用普通冷藏与冰温贮藏两种方式,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腐烂率、可溶性糖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mineammonialyase,PAL)、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冰温组较冷藏组减少了枣果的腐烂率达37.84%,减缓果实软化腐烂进程;保持枣果可溶性糖含量,使其在冰温贮藏42d时达到9.67%;提高了抗病性酶类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力,加强苯丙烷代谢;并且抑制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的积累,冰温贮藏使其在42d的积累量分别减少了56.26%,13.33%。冰温贮藏的方式能提高保护酶及抗病酶活性,增加抗病物质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果实成熟衰老,延缓代谢,提高了枣果实的抗病性及耐贮性。因此认为冰温贮藏优于普通冷藏。
高校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为核心组织,是原始知识与技术创造的源泉,并提供多样化的知识转移机制。基于如何让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性发展视角下发挥协同作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议题,构建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进的Lokata-Volterra(LV)模型,通过数理分析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变规律;并以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融合Logistic模型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主动链接内外部资源,与平台实现生态系统内部主体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协同演变。
为探究低阶煤与玉米秸秆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文章借助热重仪器分析了低阶煤与玉米秸秆的共热解特性,研究了升温速率对低阶煤与玉米秸秆共热解过程及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快速升温条件下,玉米秸秆的加入促进了混合物共热解过程中挥发分的生成,提高了热解的转化率,降低了热解的活化能,两者的共热解过程产生了协同作用;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低阶煤与玉米秸秆共热解过程的协同作用逐渐增强。
无摘要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企业诊断信息智能采集模型,为服务企业智能诊断系统设计奠定基础。对比分析服务企业各诊断主题现状、流程、存在不足及诊断情报收集状况,为服务企业的诊断构建情报智能采集模型。模型整合诊断信息搜集的基本流程,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来实现服务企业诊断情报的收集、处理、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增加情报采集的协同性与智能性,实现诊断情报知识获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分析,将数据挖掘、特征识别等技术应用在企业诊断信息采集方面是提高企业诊断智能性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诊断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章提出了一种双层结构的储能电站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优化控制策略。首先,综合对比分析了常规机组与储能电站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的技术特性,并在调度层面对储能电站与常规机组的功率进行解耦;然后研究了储能电站辅助火电机组调频的协调控制框架,以实现不同调频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储能电站主控层面,建立了表征储能实时调频能力的评估模型,并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对储能各单元出力进行精细化协调管理;最后,基于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产民机航材支援保障能力的现状和困难。其次提出了国产民机航材支援保障能力建设的“三道防线”概念:(1)航材需求预测,预测客户未来一段时间航材需求,是航材支援保障的基础;(2)库存计划,制定合理库存计划,是航材支援保障的“大脑”和“核心”;(3)采购执行,保证航材准时到位,是航材支援保障的具体操作。最后针对每道防线提出了建设思路和方法。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高效的轻量级分组密码对于保障资源受限设备的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的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命名为HBcipher.HBcipher分组长度为64位,密钥长度支持64位和128位.算法轮函数采用三组SPN结构的F函数,且在设计F函数时利用几何图形映射性质构造一种P2置换方法,充分隐藏明文的统计特性,提高抗统计分析的能力,为避免最后一轮完全暴露给攻击者,我们在最后一轮P2置换输出后,增加白化密钥加模块.同时,我们设计了一种动态轮密钥加运算操作,加密数据根据算法轮运算控制信号的奇偶性来动态选择更新后的子密钥,与一般静态密钥加相比,提高了算法灵活性和安全性,特别是抵抗自相似攻击.实验证明,HBcipher算法具有良好的雪崩效应、随机化特性,并且与偏向硬件实现的PRESENT算法相比其软件实现性能更优越,而与偏向软件实现的RECTANGLE算法相比其硬件实现面积更小.最后,对HBcipher进行了安全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抵抗差分攻击、线性攻击等已知
为研究如何促进影响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科技投入和研发质量提升,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对科技投入与创新质量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科技创新体系中投入主体与研发主体博弈的策略选择机制、投入与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主要影响因素,探索通过管理改进提升创新活力和水平的途径。通过模型分析,推论出改善收益和奖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价值对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